上海开埠前的建筑特色,上海开埠前的建筑特色是什么

kodinid 4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开埠前的建筑特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上海开埠前的建筑特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上海淮海公园前身?
  2. 东方明珠修建的背景?

上海淮海公园前身?

仙桥公墓

上海开埠后,外国人大量来沪,供居住办公用的建筑越造越多,同时公墓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那些曾经由外国人建造的公墓,一度也遍布城内各个角落;它们中的大多数,现在已经成了公共场所。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静安公园,过去是静安公墓,现在成了都市人离不开的休闲绿地。无独有偶,从公墓到公园的模式,在上海市区还有一例,就是现在的淮海公园。

上海开埠前的建筑特色,上海开埠前的建筑特色是什么-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八仙桥是个地名,过去指的是西藏南路、延安东路、普安路这一带。当时这个区域内最出名的地标,就是曾经那个妇孺皆知的“八仙桥菜场”。到了现在,从上海市区的地图上,只能查到“八仙桥***教青年会”这唯一一个位于八仙桥区域内、并与之相关的地名。八仙桥公墓,过去正是在八仙桥区域的西边,故名。

1865年,英美租界工部局花费4000两,购买了如今公园中、南部及原南市区体育馆地基,约3.4万平方米,建成公墓。1870年,法租界公董局又购买了如今公园北部的土地约1.45万平方米,次年建成新公墓。这一南一北两块地合称为八仙桥公墓,共有墓穴4339个,其中93%是外国人。由于八仙桥公墓的英文难念难记,所以当时人们更多得称其为外国坟山。

1956年,市***决定将八仙桥公墓改建为公园,他们将里面的墓穴一一搬迁至青浦的吉安公墓,吉安公墓的现址就是今天的上海***公墓。1958年7月1日,崭新的淮海公园对外迎客。

上海开埠前的建筑特色,上海开埠前的建筑特色是什么-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淮海公园从1958年建成对外开放到现在,已有64年历史。名叫淮海公园,是因为公园的大门直对每天车水马龙的淮海中路。公园紧邻上海地标之一的新天地,地段绝对不输静安公园所在的静安寺商圈。在网上查了一下,周边的地价意料之中的寸土寸金,最低房价也达到了12万/平以上

上海淮海公园原为八仙桥公墓。

清同治四年(1865年),英美租界工部局以规银4000两购买了今公园中、南部及原南市区体育馆的地基共50.98亩(3.4万平方米),于同治七年闰四月十一日(1868年6月1日)建成英美租界新公墓(后称八仙桥公墓)。同治九年,法租界公董局购买了今公园北部的土地21.75亩(1.45万平方米),于次年建成法租界新公墓(后亦称八仙桥公墓)。这两处公墓分别于民国14年(1925年)和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满穴,共有墓穴4339个,其中外国人占93%。

上海开埠前的建筑特色,上海开埠前的建筑特色是什么-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56年8月召开的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人民代表提出了将八仙桥公墓改为公园的议案,同年12月12日,第二十七次***办公会议作出决定,并由市人民委员会发出沪会厅议字第5740号通知以市建设委员会为主,召集民政局、园林管理处、外事处等有关部门具体研究筹建公园事宜。

公园建设由市园林管理处设计科陈丽芳负责规划及绿化设计,市园林管理处绿化工程队负责施工。建园工程于1958年3月17日开始,同年6月20日竣工,7月1日对外开放,基本建设投资额为16.74万元。公园在筹建时名嵩山公园,建成后定名为淮海公园。

东方明珠修建的背景

上海东方明珠塔的历史和简介东方明珠塔位于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1991年7月30日动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上海旅游新地标。

它集广播电视发射、***、游览于一体。263米高的上体观光层和350米处太空舱是游人360度鸟瞰全市景色的最佳处所。267米处是亚洲最高的旋转餐厅。底层的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再现了老上海的生活场景,浓缩了上海从开埠以来的历史。

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座落于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以其468米的绝对高度成为亚洲第二(第一是广州塔)、世界第三之高塔。东方明珠塔卓然秀立于陆家嘴地区现代化建筑楼群,与隔江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相辉映,展现了国际大都市的壮观景色。东方明珠塔集观光餐饮、购物***、浦江游览、会务会展、历史陈列、旅行代理等服务功能于一身,成为上海标志性建筑和旅游热点之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开埠前的建筑特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开埠前的建筑特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仙桥 公墓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