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山西石牌坊建筑风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山西石牌坊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陈廷敬兄弟几人?
大牌坊正上方镌刻“冢宰总宪”四个大字,石牌坊两边偏门上分别刻有“一门衍泽”和“五世承恩”八个大字,指的是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皇帝的恩赐。
大字下面详细记载着陈廷敬的同门八兄弟及其三个儿子所授官职。陈家以“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的美誉名扬三晋,朝野皆知。小石牌坊上方镌刻的是“圣旨”。
陈廷敬兄弟八人。
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西泽州府阳城人,清代大臣、学者。陈廷敬为1658年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为康熙帝重用。他工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曾任《康熙字典》总修官,著有《午亭文编》《午亭山人第二集》等作品。
什么是柳宅?
柳氏民居,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西文兴村,是为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后人------祖籍沁水的陕西华昌府通判柳遇春修建的故居。创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院中一石牌坊迎风板上尚存有楷书题迹:“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冬十月立。”从现存民居建筑形制、风格上看,清代屡有修葺、增建。
2006年05月25日,柳氏民居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太原起凤街的贡院非常著名,明清时候是什么样子?
明清两代的山西贡院,建筑辉煌,雄踞起凤街头,面对城墙马道和坐落在城头的奎星楼,背负文瀛水。其大门三楹,前立三门四柱石牌坊,坊额“贡院”,门额“开天文运”。整个贡院分东、西名点厅,东、西大栅坊,前版楼、明远楼、四座了望楼、大公堂、吏承所、弥封所、对读所、誊录所、受卷所、衡鉴堂、藻鉴堂、东监院、五径房、文昌祠、提调监试馆以及东西号舍八千余座。
据历史记载,关于贡院的号舍,因明初科举无定年,贡院未问世,所以考场也没有定所,考举的秀才也不太多。每次乡试多借府署或巡署为考场。明朝宣德年间,借署为考场,已不能适应山西考生日多的形势,便占用都指挥使陈彬的宅地(今起风街铁路宿舍)建起了考场。到正统十年(1445年),又在这个地方正式建起宅院,以木板为质建成考舍四千舍座,当时的贡院占地50多亩。又过了一百多年,也就是到隆庆四年(1570年),才改木板考舍为砖石结构达六千多号。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3),科举废除,贡院顿失往日光彩。后来,这里有幸未遭战火殃及,至民国时期成为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开始传播新文化的薪火……
只要是晴天,起凤街上就会自发地聚起一群打牌、喝茶、聊天的老人。据说,半个多世纪以前,这条街上的老人闲时也是在这儿附近,在暖暖的太阳下,悠然自得地沉醉在这样的快乐里。如今,从少数古稀之年的老人口中,和研究古街巷的专家那里,还能依稀勾勒出当年起凤街的样子。说到“凤”我们容易联想到的是凤凰喜欢栖息的梧桐。可惜的是,现在街道两旁只有椿树。
封建时代的帝王们,从山西选拔人才时,就是通过这里的贡院举行乡试,而山西全省的文人学子,在取得秀才的资格之后,就指望着经过贡院三年一试的秋闱,一举成名,青云直上。起凤街,寄托了读书人的一种良好愿望。
贡院的门额是‘开天文运’。整个贡院分东、西名点厅,东、西大栅坊。
科举废除之后,贡院便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后来,这里有幸未遭战火殃及,至民国时期成为省立第一中学校,开始传播新文化的薪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西石牌坊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西石牌坊建筑风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