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建筑结构方式是,木结构建筑结构方式是什么

kodinid 5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木结构建筑结构方式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结构建筑结构方式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哪些构成了古代木结构建筑房屋框架结构?
  2. 木结构基础类型有哪些?
  3. 木结构各部位叫法?

哪些构成了古代木结构建筑房屋框架结构?

  我国古建筑普遍***用木结构,因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有模型、穿斗和斡调等三种结构体系,其中梁柱式结构占主要地位。

这种梁柱系统的木结构,支持在春秋时期(西元前770一476年)就已形成。基本构造方式是用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以数层重叠的横梁,逐层缩小,逐级加高,直至最上的一层梁上立柱。各层楔强上和香瓜校上承托檩条,又在檩条排好多椽子,构成屋架。由于建筑物全部重量由构架负担,墙壁只起维护隔断作用,而非承重结构。因此,开闭门窗或分割室内空间,以及墙壁的材料和做法有着很大的灵活性,这对于满足不同的用途和审美要求提供了便利条件。

木结构建筑结构方式是,木结构建筑结构方式是什么-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木结构基础类型有哪些?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穿斗式、叠梁式(又称抬梁式)以及井干式。在古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是穿斗式,其应用优势在于材料使用较少、立柱排列较为紧密,能够大大降低工匠的劳动量,从而在最低成本下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仍旧保留有大量的穿斗式结构的古建筑民居

井干式结构的建筑大多出现于我国云南山区、半山区的独龙、傈僳等民族地区。***用该结构形式的建筑需要结合当地地质和地貌进行修建,其优势在于具有良好的抗震、防寒等性能

而叠梁式结构则被广泛应用在汉族寺院、宫殿以及庙宇等大型建筑中,是***建筑群落的首选结构,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木构建筑结构的典型代表

木结构建筑结构方式是,木结构建筑结构方式是什么-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木结构各部位叫法?

木结构构件的名称,按功能可分为12类。分别如下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其余8类为:柱,额枋,梁,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替木,椽和襻间,阳马(角梁) ,椽,飞子(飞檐椽)。以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

宋以后各代对构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

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至明清则多为10:8。

木结构建筑结构方式是,木结构建筑结构方式是什么-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木结构的各部位常见的叫法如下:

1. 竿(又称柱):支撑木结构主体结构的垂直部件。

2. 梁:水平支撑竿之间的木材构件。

3. 梃(又称斜撑):连接竿和梁,保持结构稳定的斜向支撑。

4. 筋:用于增强角部的立杆。

5. 矢:用于增强角部弯曲时的梁。

6. 组:四支设于墙上或墙里的凸木,用于承接梁或支撑矮墙。

7. 框(又称门框):支撑门扇的木框。

8. 窗扇:制成窗户的移动部件。

9. 拱(又称曲木):一种拱形木制结构,用于支撑穹顶或拱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木结构建筑结构方式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木结构建筑结构方式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木结构 结构 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