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元代的建筑壁画特色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元代的建筑壁画特色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的著名四大壁画的特点?
敦煌飞天、永乐宫吕纯阳、毗卢寺儒释道、法海禅寺神佛鬼怪。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永乐宫壁画,满布在四座大殿内。这些绘制精美的壁画总面积达96O平方米,题材丰富,画技高超,它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
毗卢寺壁画位于石家庄市西北郊杜北乡上京村东。该寺现仅存释迦殿、毗卢殿。释迦殿内壁画内容为佛传故事,然已漫漶不清。
法海寺所以闻名,不仅是因为建筑宏伟绚丽,更主要是由于寺内满墙绘有壁画,其严谨的艺术构思和精细的表现手法,令人叹为观止。大殿壁画,虽然已有部分损脱,失去了当年的全貌。
千佛洞壁画详细讲解?
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下,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凿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新疆境内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
概述
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的窟址在新疆吐鲁番县城东北约50余公里处。创建于南北朝末期,迄于元代,
特点
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
现存57窟。壁画大部分残毁,但仍相当丰富。壁画内容以大立佛为主,有西方净土变、文殊等,颜色鲜艳如新。39窟中的各国王子举哀图,绘有13个佛门***,从他们的头饰和面容可看出他们具有西域各民族的特征。37窟的北墙上绘菩萨立像,穿大红衣服,佩绿色璎珞,显然是西域人的相貌。在其他窟也可以看到回鹘和蒙古供养人的形。佛像、僧侣、供养人像,大多有汉文、回鹘文双行并写的榜书。是古代高昌地区保存最好、内容最丰富的一处石窟。
敦煌石窟中的壁画,主要描绘的是哪个时期的景象?
敦煌壁画的绘画题材从释迦牟尼到唐僧取经,时间跨度也比较大。
但从大量的佛教题材绘画来看,敦煌壁画主要描绘的是,文化轴心时代的景象。
文化轴心时代的概念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期提出的,他把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成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当时的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都有诸如:苏格拉底,孔子,释迦牟尼等伟大的精神导师出现。
敦煌壁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敦煌莫高窟,另一个是西千佛洞。
敦煌壁画作为我国扬名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它独特的艺术地位,同样作为一面历史的镜子,为后人们展现了五彩的华夏历史。
敦煌壁画中描绘的景象根据历史时期,分为五个阶段:
一、早期风格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大力发展,敦煌壁画的风格带有明显的新疆或者域外的绘画风格,线条劲道,人物造型夸张。
二、西魏时期风格
这一时期,中原传统画风在敦煌壁画艺术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在壁画中引入了更多的生活场景和人物,线条刚劲,色彩艳丽。
主要是魏晋南北朝还有隋唐。唐以后就没了,因为那里的佛教文化彻底被绿了。
描述的内容主要是与佛教文化相关的历史文化等内容,极具历史研究价值,可以说是那是西域的历史。与那个时代的荣光。
不过最终还是化为了历史的尘埃。
莫高窟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并不多,主要有描述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本生故事画、宣传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故事画以及说法图,集中在最早开凿的二七二窟、二七五窟和***六窟。那时的壁画人物半***,有着极其夸张的动作,其面容、神***充满了静寂神秘的色彩,带有一种西域佛教的意境和风格。
北魏时期的壁画内容比从前增加了许多,不但本生故事、佛传故事更加丰富,还出现了内容离奇、情节曲折的因缘故事。二五四窟的《尸毗王本生故事图》、《萨那太子本生故事图》和二五七窟的《鹿王本生故事图》深深地吸引了游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元代的建筑壁画特色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元代的建筑壁画特色有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