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租界建筑风格变化图,上海租界建筑风格变化图片

kodinid 5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租界建筑风格变化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上海租界建筑风格变化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上海滩租界建筑的艺术风格有?
  2.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租界还继续存在吗?
  3. 上海外滩设计者?

上海滩租界建筑的艺术风格有?

       外滩建筑具有鲜明的欧洲古典主义折衷主义风格,外观精致,细部优美。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大楼位于山东一路10~12号,公和洋行设计。整个立面处理是严谨的新古典主义手法,横三段和竖三段的划分相当和谐。正中穹顶的鼓座下面有希腊神庙式的三角形山花构图,立面帯有路易十六时期的典雅风格。

上海租界建筑风格变化图,上海租界建筑风格变化图片-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位于中山东一路13号,公和洋行设计,新仁记营造厂承造,1927年建成。建筑正面入口为希腊神庙式,门廊置四根陶立克柱,铜铸古典主义大门,正立面可见清晰的横三段和竖三段、檐壁处理手法为古典主义风格。底层大厅装饰呈简洁的希腊文艺复兴式。钟楼是这幢建筑的主要特征,钟楼基座上的装饰细部显示出古典主义的影响,立面装饰简化,受到装饰艺术风格的影响。

中山东一路2号,建于1911年,马海洋行设计,聚兴营造厂承建,是上海最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之一,其片筏基础也是上海首创。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屋顶南、北两端的塔楼巴洛克建筑风格。

      中山东一路33号。砖木结构,1873年竣工。平面略呈矩形,中间有天井,四坡顶屋面,英国文艺复兴风格,典型的两层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外墙原为清水砖,现为水泥粉刷勾勒横线条。东立面底层中部有5孔券廊,1层和2层均有宽敞的遮阳廊,屋顶使用中国青瓦

上海租界建筑风格变化图,上海租界建筑风格变化图片-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租界还继续存在吗?

不存在了。1943年1月,美、英两国审时度势,废除了历史上与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战时陪都重庆的国民***改订了新的条约,放弃了治外法权和在华的一切租界,至此从法理上存在了百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宣告结束。实际上,直至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上海租界才真正由中国***收回。

上海外滩设计者?

2001年的时候,

上海闵行***邀请格里高蒂,

上海租界建筑风格变化图,上海租界建筑风格变化图片-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竞标参与上海“一城九镇”的设计,

对于当时被农田包围的老式民居小镇

进行规划设计。

在经过几个月的勘探、设计后,

在3份各具特色方案中,

格里高蒂的具有人文光坏的“都市村庄”,

脱颖而出。感谢他的贡献

上海外滩的各建筑是由中国个人施工的,由国外建筑设计师和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当然,外滩是在上海租界形成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起来的,有很多建筑,都是不同国家的人建造的,没有具体是那个人建立外滩这种说法。这个还是很简单的,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租界建筑风格变化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租界建筑风格变化图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租界 上海 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