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建筑结构案例及分析,常见建筑结构案例及分析题

kodinid 5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常见建筑结构案例及分析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常见建筑结构案例及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建筑工程中什么是一结构,二结构?
  2. 钢结构中,XG,GJ,SC,YC分别是什么意思且分别是什么构件?
  3. 什么是哥特式建筑?现存的哥特式建筑有哪些?

建筑工程什么是一结构,二结构?

        一次结构是指建筑工程基础主体结构。一次结构一般是在框架、框剪、剪力墙结构中才有,如剪力墙中的暗梁属于一次结构,就是柱梁板墙等现浇承重结构体系。二次结构的定义:在框架、剪力墙、框剪工程中的一些非承重的砼结构,构造柱,过梁等一些在装饰需要完成的部分,称为二次结构。

钢结构中,XG,GJ,SC,YC分别是什么意思且分别是什么构件

代表意思如下:

常见建筑结构案例及分析,常见建筑结构案例及分析题-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XG代表钢架梁柱间系杆

GJ代表梁柱钢架

SC代表屋面水平支撑

常见建筑结构案例及分析,常见建筑结构案例及分析题-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YC代表檩条与梁柱间的隅撑。

钢结构自重较轻

钢结构工作的可靠性较高

常见建筑结构案例及分析,常见建筑结构案例及分析题-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钢材的抗振(震)性、抗冲击性好

钢结构制造的工业化程度较高

什么是哥特式建筑?现存的哥特式建筑有哪些?

哥特式建筑又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位于罗马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

哥特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Opus Francigenum),"哥特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

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高耸削瘦,且带尖。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

哥特式建筑风格代表建筑

1、德国科隆大教堂。素有欧洲最高尖塔之称的科隆大教堂是最完美的哥特式大教堂。它始建于1248年左右,高157.38米,东西长约145米,南北宽约86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全部由磨光的石块砌成,造型古朴豪迈。

哥特式建筑(英语:Gothic architecture),或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OpusFrancigenum),“哥德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哥德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

哥特式建筑最早是文艺复兴时期被用来区分中世纪时期(公元5-15世纪)的艺术风格,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颓废、巫术、古堡、深渊、荆棘、黑夜、诅咒、吸血鬼等为标志性元素。哥特式风格用黑暗、恐惧、孤独、绝望的艺术主题,来往于内心世界神圣与邪恶的边缘,描绘在爱与绝望之间的挣扎,嘶叫的痛苦和清醒。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常被使用在欧洲主教座堂、修道院、教堂、城堡宫殿、会堂以及部分私人住宅中,其基本构件是尖拱和肋架拱顶,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哥特式建筑以优秀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有重大影响,其魅力来自于比例、光与色彩的美学体验,即通过对光的形而上的沉思,通过对数与色的象征性理解,使灵魂摆脱俗世物质的羁绊,迎著神恩之光向着天国飞升。这种建筑虽曾于欧洲全境流行,不过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度颇为被藐视。

现存的哥特式建筑如下:

圣丹尼教堂

巴黎圣母院

亚眠主教堂

英国哥特式

科隆主教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常见建筑结构案例及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常见建筑结构案例及分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哥特式 建筑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