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低层建筑结构选用标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高低层建筑结构选用标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高层建筑的划分标准是24m呢?
首先,我回答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对于高层建筑的定义: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对于住宅建筑一般层高为3m,27m的建筑一般为9层,大于27m的住宅即十层及十层以上住宅,为高层建筑。
而除住宅建筑外,为何用24m为界限定义高层与多层,解释引自王振三的论文《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为何要以24米为限界》。
一辆消防车在常规条件下,供水高度是一定的。
通常情况下***用垂直铺设水带供水和沿楼梯铺设水带供水的方法(单干线),一般考虑消防车高度经计算为30米,考虑到火场上漏水等因素,实际供水按80%计算,即30x80%=24米。
建筑工程结构类型怎么填?
框架结构。
砖混结构。
钢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排架结构(又称框架结构)。
构筑物结构。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用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说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混结构是混合结构的一种,是***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改动,而框架结构则对墙体大部可以改动。
由型钢和钢板通过焊接、螺栓连接或铆接而制成的工程结构。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钢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用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现场拼装而成。
工程概况表里的结构类型可以填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剪)。
地下***的主体结构填框架结构,上面的高层(住宅主体结构)填***用剪力墙结构。
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名称,规模,性质,用途,对于资金来源,投资额,开竣工日期,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地点,工程总造价,施工条件,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图纸设计完成情况,承包合同等。
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分类,基础有哪些类型?
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1)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
2) 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常***用独立基础;若柱子为预制时,则***用杯形基础形式。
3)满堂基础: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很大、地基承载力很低、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_a***_]时,常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混凝土基础,成为满堂基础。按构造又分为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两种。
4) 桩基础:当建造比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用桩基。桩基的作用是将荷载通过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扩展资料基础承受着房屋的全部荷载,因此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稳定地把荷载传给地基,同时基础应满足耐久性要求。如果基础先于上部结构破坏,检查和加固都十分困难,而且还会影响房屋建筑的使寿命。基础的埋置深度 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叫做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的埋深大于5m时,称为深基础。基础的埋深不超过5m时,称为浅基础。地基土冻胀时,会使基础隆起,冰冻消失又会使基础下陷,久而久之,基础就会被破坏。基础最好深埋在冰冻线以下200mm。湿陷性黄土性地基遇水会使基础下沉,因此基础应埋置深一些,避免被地表水浸湿。无筋基础的材料都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抗剪强度都不高,为了使基础内产生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相应的材料强度设计值,设计时需要加大基础的高度,其基础的宽高比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因此,这种基础几乎不发生挠曲变形,故习惯上把无筋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低层建筑结构选用标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低层建筑结构选用标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