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扬中宁远建筑材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扬中宁远建筑材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有人说“守江必守淮”?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中国江淮一带的客观地理情况决定的,“守江必守淮”。
仅仅从武汉长江到上海,就有超过1000公里的距离,如果加上四川,就有2000公里。
即便南方***掌握了长江的制江权,想要彻底控制长达2000公里的长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一百万大军也不够用。
况且,长江有很多适合渡江的地段,比如安徽、江苏都有很多突然变窄的江边。比如当地民谣也说:田家镇过江划船只要18桨就到。
再说湖北境内部分长江江面突然变窄,滩涂又多,非常适合渡江。
所以,单纯防御长江,是很难守住的。
大家注意,以南宋军事力量的薄弱,也并不只是固守长江,而是全力建立长江以北的战略缓冲区,就是这个意思了。
守江必守淮,这是古代中国冷兵器时代的一个经验总结,是中国地形图和军事学相结合得出的一个结论。但是,这个结论并不是真理,只是军事学领域的一个理论。
淮河处在黄河与长江之间,淮河以北是黄河,淮河以南是长江。长江宽,是天险,但是也是南方***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失去了长江,那么就是失去了最后的屏障,也就意味着南方***的日子到头了。所以,历史上的南方***要想偏安南方,必须守住长江这个最后一道防线。
但是,如果北方***占据了包括淮河流域在内的长江以北地区,拥有了广袤的华北平原,久而久之,长江就不是南方***的天险了。
长江作为天险的意义,主要是防御北方不习水战的游牧民族***,一旦他们在长江以北稳住阵脚,训练水军就不在话下了,北方***的水兵必能练成。
所以从战略上考虑,南方***必须守护好淮河到长江的中间地带,建立稳固的堡垒,这个堡垒就相当于是南方***的前哨基地。有了这个前哨基地,就算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长驱直入到长江边上想渡江,也要考虑江淮地区的敌对军事力量,否则单兵突进,会有被南方军队前后夹击的危险。
东晋(316-420年)之所以能存在近百年的时间,也是基本守住了江淮地区。
南北朝(420-581年)时期的南方***能和北方长期对峙,也是基本守住了江淮地区。
守江必守准。指历史上若守住江南的***,必须守住长江以北至准河地区,作为军事战略缓冲地带。防止北方军队长驱直入,长江作为南北方交战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攻陷,南方***将无险可守,无地可据,***彻底瓦解。且准河至长江地区,历史上水网密布,航运发达,一旦准河至长江一帶失守,那么北方军队也就获得航船等战略物资和直接抗击江南军队等优势条件。
作为近代史上,残败的***军队,也想划江而治。企图分裂祖国的图谋没有得呈,人民***百万雄师过大江,一击既溃的长江天险防守,一日之间被收复。
作为历史上冷兵器时代,以长江天险作防守,有理可寻。但随着近代热兵器的出现,现代战争己进入海.陆.空,攻防一体作战。守江守准的谋略,早己成为历史。那些历史争雄的故事已划过历史的天空,留给我们的是古人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长江与准河图。
中国古代时期的南北分裂,很多人以为是以长江天险为界。而事实上,历史上大部分南北对抗都是以淮河为界,双方在这个区域达成军事平衡。南方得淮河流域,就足以对抗北方,北方得淮河流域,南方就无法自保。三国的曹魏和孙吴,北魏和刘宋,金,蒙古和南宋都曾经在这一地区拉锯,所以古人总结说:守江必守淮。
我们知道,淮河远不如长江险要,但为什么南北双方能在此达成平衡?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长江是南方证权最后一道防线,它在军事上有一些致命的问题,长江中上游并不安全,敌人很容易顺江东下。所以,淮河流域连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大别山一道就成了防止北方进入长江中下游的重要屏障。
南方***要存在下去,就要力保淮河流域不失,必然要用举国之力在此死战,历史证明,淮河稳固,南方***就能多残喘一阵,南宋能与金,蒙古相持几百年,就是因为把东线维持在淮河,以淮东,淮西,加上襄樊,四川一道构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两淮的防御体系,从细部来看,淮东的根本在扬州,它以淮安,盱眙为门户,淮西重镇在合肥,凤阳,寿县是其屏障。这两条防线,有效的保障了南方及其首都的安全。
守江必守淮,除了军事上的利益之外,还在于江淮地区巨大的经济和交通价值。这里地势平坦,自古以来,水网密布,交通十分发达。而长江作为军事防线,还有一个致命问题,因为南方平地少,而且被大山大湖阻隔,非常分散,如果敌人攻到长江,那么,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地区,长江三角洲一带很难协同作战,但如果把防线北移至淮河流域,以长江流域为后盾,就能集南方几大板块之力。
而北方用兵,如果在淮河用兵,此地更靠近南方首都,战线最短,同时可以获取这里丰富的农作物***,通过大运河和颖水获得后勤补给,这个优势,是四川,大别山,桐柏山一带这些补给线很长的战场无法比拟的。所以,一旦打仗,南方会拼命保卫淮河,这也使得此处成为战争最多的地方之一。
据历史学家统计,截至1600年前,中国发生过三十次以上战争的地方,除了南京,长安,洛阳这些国都之外,寿县位列第四,合肥第五,徐州排在第八,高于开封和南阳。由此可见淮河流域之重要,而频繁的战争,也经常把这个富庶的地方打得千里无人烟,代价可谓十分惨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扬中宁远建筑材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扬中宁远建筑材料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