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地下建筑结构施工防水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地下建筑结构施工防水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
由于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的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时,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设I施工缝。施工缝是混凝土施工的结合部位,施工缝两边的粘结强度小于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使该部位的抗剪能力减弱,是混凝土结构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防水的薄弱环节,施工时应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留施工缝时应避开应力集中处,置于应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因为剪力和弯矩较大处容易引起裂缝的开展,对结构和防水都不利。
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 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柱子应留里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或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与变形缝相结合。单向板宜留置在板的短边;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
一般设备地坑及水池,施工缝可留在坑壁上,距坑(池)底混凝土面300^-500m的范围内。后浇带是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需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将整个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设里距离,应考虑有效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的条件下,通过计算来获得。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有关规范对此的规定是如混凝土景于室内和土中为30m;露天则为20m。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根据设计确定,一般至少要保留28d。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施工方便,避免应力集中,一般其宽度为700-1000mm。填充后浇带混凝土可***用微膨胀或无收缩水泥,也可***用普通水泥加人相应的外加剂拌制,但要求填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5d的湿润养护。后浇带两侧的施工缝应按要求进行防水处理。
在这里我说一下地下室墙体施工缝的留设:
1。将施工缝留在地下室地面以上30mm或梁底一下300mm处;
2.安设止水带(若为钢板止水带埋入部分为100mm留出部分100mm;若为橡胶止水带埋入部分150mm留出部分150mm);
3.在浇筑以上墙体之前,用1:2水泥砂浆打底,然后浇筑混凝土
建筑底板防水在什么位置?
建筑底板防水位于建筑物的地下层,通常是地下室或地下***的底板。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地下水渗透进入建筑物内部,保护地下空间免受水分侵害。底板防水通常由防水材料、防水涂料或防水膜等构成,以确保地下空间的干燥和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底板防水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以确保防水效果可靠。
建筑底板防水一般位于建筑物的地下室或者地面以下的部分,主要目的是防止地下水、雨水或其他液体渗入室内,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底板防水材料一般***用防水卷材、涂料或者水泥砂浆等,通过对底板进行覆盖或者涂抹,形成一层防水层来保护建筑物。底板防水在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一旦防水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舒适度,还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下建筑结构施工防水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地下建筑结构施工防水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