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长城的建筑结构和作用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长城的建筑结构和作用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长城的建筑结构?
长城建筑结构:
1、墙身。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为7.8米,有些地段高达14米。凡是山岗陡峭的地方构筑的比较低,平坦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紧要的地方比较高,一般的地方比较低。
2、烽燧。长城体系中设置有大量烽燧(烽火台)作为情报传递系统,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3、城堡。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干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间有设于墙外者。
4、关城。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受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
拓展资料
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长城的构造特点?
长城构造特点有三个:1. 面向边境:长城建筑物都是建在靠近边境的地方,以便更好地防御外来侵略者。
2. 山水相连:长城之所以能够抵挡侵略者,是因为它与山水相连,具有很好的防御自然条件。
3. 基石牢固:长城的建筑材料是非常坚固的砖石和黄土,其基石非常牢固,不会轻易倒塌。
通过长城的构造特点可以了解到我们的先民对抵御外敌入侵所做出的努力和建筑技艺的水平,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文化遗产。
是在建造过程中,***用了大量的灰色条石堆砌技术,夯实了土壤,并使用了石墩和石拱等建筑结构,使得长城具有非常高的抗震性和耐久性,可以抵御多种外力破坏。
此外,长城还在高峰、险要之处设置了护城河和上墙梯,以防止敌人攻城,保卫国土安全。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长城的构造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工人的卓越技能和智慧。
他们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使长城不仅成为了一项宏伟的工程,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的重要代表。
长城有着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
这是因为长城是以战争防御为主要目的建造的,其墙体选用了优质坚硬的建筑材料,如青砖、花岗岩、青石等,以保证其坚实耐用,而且众多柱子、檐口、洞口、旗台等修饰装饰也是为了防御而设计的,以确保防御效果
此外,长城所辟的路线都是根据地形特点来进行设计修建的,如峡谷、悬崖、险峰等地形,均成为长城修建的重要选择,进一步体现了长城构造特点的实用性和顺应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长城的建筑结构和作用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长城的建筑结构和作用特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