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抗震部分,建筑结构设计抗震部分有哪些

kodinid 5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结构设计抗震部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部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抗震构件有哪些?
  2. 抗震楼房是什么结构?
  3. 抗震基础结构怎么做?
  4. 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有何区别?规范中的内力调整包括哪些?

抗震构件有哪些?

抗震构件包括地梁圈梁构造柱圈过梁受力柱受力梁以及双向钢筋混土现浇板。这些构件均能够起到抗震的作用其实这些抗震措施当时根据国家抗震规范设计出来的比如说古今的加密区柱子,梁修理钢筋的锚固长度,弯钩长度构造住的设置间距等等

1、结构抗震方面的设计主要是遵照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常规设计中,框架结构(包括框架柱和框架梁)和剪力墙结构(包括墙身、墙柱和墙梁)应按抗震构件设计(虽然结构类型还有很多,但都可以“拆分”成柱、梁、墙)。

建筑结构设计抗震部分,建筑结构设计抗震部分有哪些-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具体的要求应参照图纸说明,如:“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抗震,剪力墙二级抗震”,则明确了框架和剪力墙是抗震结构(设计无特殊要求时,抗震结构中对应的构件抗震)。 3、板、楼梯基础等构件一般不按抗震考虑,因规范的编制主要是依据“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的内容,通过试验方法制定标准,而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中是不考虑这些构件的抗震效用的。

抗震楼房什么结构?

我认为防震楼都是整体的预制结构楼房。其原因是如果是老式的砖砼的预制板结构的楼房,由于整体结构差,一般在5级左右的地震就会出现多多少少的问题。

但是整体结构的楼房,楼房整体结构好,质量好,楼房的抗震能力一般都是在8级地震以上

建筑结构设计抗震部分,建筑结构设计抗震部分有哪些-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抗震基础结构怎么做?

抗震基础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工程规范和设计原则。以下是一般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几点:

1. 地质调查:首先需要对工程地块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地基土层、地下水位、地震烈度等情况,以便合理选择基础类型和尺寸

2. 基础类型:根据地质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比如承台式基础、桩基、筏基或者其他特殊类型的基础。

建筑结构设计抗震部分,建筑结构设计抗震部分有哪些-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材料选择:选择符合规范的混凝土、钢筋等材料,并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4. 抗震设计:***用合适的抗震措施,比如设置橡胶支座、减震器,或者***用隔震设计等方式,以提高基础结构的抗震性能

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有何区别?规范中的内力调整包括哪些?

1、“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抗震措施”定义中的“包括抗震构造措施”,表面上似乎可以直接理解为它们均应对应相同的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抗震措施”中的“抗震构造措施”所对应的设防烈度与“抗震措施”中的其他部分所对应的设防烈度可以不同

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的具体区别如下:

1.1、抗震措施(规范2.1.9条):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1.2、抗震构造措施(规范2.1.10条):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2、规范中的内力调整包括:

2.1、高层建筑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经过结构分析计算,求得各构件的内力标准值,再进行各种修正和调整得到设计值。

2.2、内力修正和调整一般分为两类。 第一类属于结构整体内力调整,主要包括:楼层最小地震力限值控制、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框剪结构中框架部分所受地震总剪力的调整及框支转换层中框支柱地震剪力的调整等。

2.3、这类调整的特点是,在不满足规范的某些规定时才进行调整,而且调整的部位和调整系数的大小一般均需在计算后才能确定。第二类则是梁、柱的构件内力或组合内力的调整。此类调整的部位明确,调整系数的大小可根据抗震等级确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抗震部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结构设计抗震部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抗震 结构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