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钢材下差,建筑材料钢材下差计算公式

kodinid 5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材料钢材下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建筑材料钢材下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螺纹钢下差允许多少?
  2. 钢筋下差是多少属于合格?

螺纹钢下差允许多少

重量差:6MM~12MM的螺纹钢允许最大下差为7%,14MM~20MM的螺纹钢允许最大下差为5%,22MM~50MM的螺纹钢允许最大下差为4%。

螺纹钢的规格要求应在进出口贸易合同中列明。一般包括标准的牌号(种类代号 )、钢筋公称直径、公称重量(质量)、规定长度及上述指标的允差值等各项。我国标准推荐公称直径为6、8、10、12、16、20、25、32、40、50mm的螺纹钢系列。供货长度分定尺和倍尺二种。

建筑材料钢材下差,建筑材料钢材下差计算公式-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国出口螺纹钢定尺选择范围为6~12m,日本产螺纹钢定尺选择范围为3.5~10m;国产内销螺纹钢若合同中无注明要求时,通常定尺为9m、12m两个长度。

外观质量

1、表面质量。有关标准中对螺纹钢的表面质量作了规定,要求端头应切得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和折叠,不得存在使用上有害的缺陷等。

建筑材料钢材下差,建筑材料钢材下差计算公式-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外形尺寸偏差允许值。螺纹钢的弯曲度及钢筋几何形状的要求在有关标准中作了规定。

螺纹钢的下差分公称内经允许偏差和重量允许偏差,公称内经允许偏差范围如下,6mm直径的允许偏差±0.3mm,8-18mm直径的允许偏差±0.4mm,20-25mm直径的允许偏差加减0.5mm。重量允许偏差如下6-12mm直径的允许偏差±7%,14-20mm直径的允许偏差±5%,22-25mm直径的允许偏差±4%。

2021年螺纹钢国家标准(GB_1499.2-2007)的规定。

建筑材料钢材下差,建筑材料钢材下差计算公式-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 直径6~12 ±7、直径14~20 ±5、直径22~50 ±416的螺纹钢应该下差是50左右。

1、公差:公差是实际参数值的允许变动量。参数,既包括机械加工中的几何参数,也包括物理、化学、电学等学科的参数。所以说公差是一个使用范围很广的概念。

2、对于机械制造来说,制定公差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产品的几何参数,使其变动量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便达到互换或配合的要求。而在数学中,公差是对于等差数列这一特殊数列而言的,它是指在等差数列中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即第n项与第n-1项的差)。

钢筋下差是多少属于合格?

1)公称直径范围及推荐直径 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25mm,标准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6、8、10、12、16、20、25、32、40、50mm。 2)带肋钢盘的表面形状及尺寸允许偏差 带肋钢筋横肋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 横肋与钢盘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于45度,当该夹角不大于70度时,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 横肋与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 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 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 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3)长度及允许偏差 a、长度:钢筋通常按定尺长度交货,具体交货长度应在合同中注明;钢筋以盘卷交货时,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允许每批有5%的盘数(不足两盘时可有两盘)由两条钢筋组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材料钢材下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材料钢材下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螺纹钢 公称 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