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年代特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建筑年代特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的建筑特点?
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中国建筑特点如下:
建筑风格 。此时期的中国建筑风格以传统建筑为主,但在建筑形态、装饰等方面有所创新,同时也受到苏联式建筑的影响。
建筑材料 。此时期的中国建筑主要***用砖、木等传统建筑材料,但同时也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材料。
建筑规模 。此时期的中国建筑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社会的实际需求而建。
建筑布局 。此时期的中国建筑布局相对简单,主要是根据地形、气候等因素进行设计,同时也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1980年的地标建筑有什么?
1.北京大观园(请阅“市区名胜”部分)
2.国家图书馆(请阅“博展馆所”部分)
3.抗日战争纪念馆(请阅“博展馆所”部分)
4.长城饭店 位于朝阳区亮马河畔,是我国第一座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 五星级豪华大饭店。1984年6月20日开业,中美合资企业。建筑和内部装修,均由美国贝克特公司设计承办。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共24层,拥有客房1007套,包括总统套房和贵宾套房。各种服务设施齐备,内设中西风味餐厅、咖啡厅、酒吧、健身房、游泳池、超级市场、商务中心、多功能厅及室外山水花园等。
5.国际饭店 坐落于建国门内大街北侧,建于1987年,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主楼高104.4米,共32层,有客房1098间。该饭店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与经营管理的。其造型新颖、中西合璧,既富民族特色,又具时代风***,蔚为秀丽壮观。
哪位大神能讲讲我国近三十年住房外立面的发展史?感激不尽?
我试着给你说下解放后,近70年的建筑外墙饰面发展史吧。
50-70年代
主要***用红砖建筑外墙饰面,又称为清水墙。
70-80年代
开始大规模***用水泥砂浆外墙抹面,外墙涂料(107涂料)也开始普遍使用。
这个问题太专业,估计看的人不会太多,既然你真心请教我来给你讲讲,以青岛地区为例。
我是1991年参加工作,那时我国的经济不是很发达,楼座的外立面没啥变化,腰线、造型基本没有,大部分是火柴盒式单元房,平屋面“四油三毡”或者“三油两毡”沥青防水平屋面。外墙装饰面多***用玻璃马赛克、外墙面喷涂拉花罩面丙烯酸涂料、水刷石、或者普通抹灰刷外墙涂料。
1994年前后全国有个学大连,外墙基本都开始有些造型和分割线,面涂***用外墙丙烯酸涂料平涂,一直到19***年前后外墙面大部分是这种风格,但是也有很多外墙面砖,光面的那种。1994年以后青岛瓦屋面逐年增多,青岛的名片毕竟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19***-2002年外墙建筑开始有了变化屋面会有弧形造型、三角造型、阳光房的设计。外墙涂料为主,开始出现外墙条形面砖,面砖表面是麻面的,镶贴的人工费很高并且容易漏水。
2003年一线城市开始出现挤塑聚苯板薄抹灰的工程,开始大多数人是不接受的,因为当时的施工经验还不是很丰富,普遍担心板开裂、脱落、着火等等情况,实际也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这期间也出现过将保温板放在两层砼中间的外墙保温形式。这段时间造型相对丰富了,出现了很多欧式风格,但是墙面大多***用平涂、真石漆,底部个别小区***用花岗岩、面砖。
2008年以后外墙面基本和现在差不多,欧式风格、中式风格、地中海风格、哥特式风格,外墙装饰面基本都是挤塑聚苯板薄抹灰、岩棉抹灰,面层有涂料、真石漆、花岗岩、仿大理石的真彩石、文化石、面砖等等。
我国近三十年住房外立面的发展史?
“居者有其屋”住房是人类基本的生活条件,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来,经过20年新房开发,从“不够住”的问题转化为“住的贵”和“住的不好”的问题。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经历了近30年改革,从最初的***分房到后来的住房市场化,再到如今的“市场与保障并行”。不但给人们的居住空间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也折射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
三十年间房子在面积、类型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住房面积
2012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约18平方米。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到40.8平方米。
● 住房类型
建国初期,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且设施简陋。如[_a***_]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在农村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
建国初期农村草房 建国初期城市里的住房
60年代小土房 70年代筒子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年代特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年代特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