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风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同为二战轴心国,为什么德国大城市大多都被猛烈轰炸甚至被夷为平地,而意大利大城市则几乎被完好地保存下来?
感谢邀请桥本来回答国际问题。
本次问题是同为二战轴心国,为什么德国大城市大多都被猛烈轰炸甚至被夷为平地,而意大利大城市则几乎被完好地保存下来的问题。其实很简单意大利与德国在二战中的各自国家立场与滞后的所担负的战争责任不同。
首先说意大利,在美意日中,意大利的是***获得***最早的国家,也是最弱的国家。当意大利与德国一起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正式成立轴心国后,意大利主要担负的是北非,巴尔干,希腊等地的战事,意大利在非洲战场上一直没有好的表现,在拥有现代化武器时,入侵埃塞俄比亚时遭到重大失败,北非战争中也是率先失败,希腊,巴尔干等战斗也是这样。不断地失败就使意大利内部产生了厌战情绪,包括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阿诺在内的官员发动***,推翻了墨索里尼,并且宣布退出轴心国,要求加入同盟国。虽然***派遣特种部队把墨索里尼救出,但已经很难挽回意大利脱离轴心国的决定。当时美军还大规模轰炸德国以及意大利,并且美国还准备了一份意大利文物古迹名单,轰炸时尽量避开这些文物古迹(他们所在城市),而意大利已经一半落在盟军手中,这样意大利的在战争中的损失并不大,把墨索里尼搞掉,实际上拯救了意大利。
但德国不同,德国是二战欧洲战场上轴心国主要的军事力量,军需工业的所在国。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前,为了瓦解德国的抵抗与攻势与英国商量大规模轰炸德国城市,一是打击德国的军事能力,兵器制造能力,更主要的是瓦解军心让德国民众看不到胜利。这样德国所有的城市都成为盟军轰炸的目标,其中包括德国著名的城市德累斯顿,几乎完全破坏(战后,德国人凭借自己的毅力重建这座历史名城)。到战争结束之前,德国的大约85%以上的土地都遭到轰炸,德国的80-90%的工业被摧毁。盟军的轰炸毁掉了德国大城市的90%以上的地面建筑,连***也不得不钻地堡。
盟军,特别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利用美国轰炸机可以在同温层飞行的特点,为了避免在地面战场的更大伤亡,选择无目标,大范围的轰炸是一个主要的进攻方式。这样的作战不但大量建筑被毁,而且也造成大量平民的伤亡。但这样的做法却可以缩短战争的时间,虽然痛苦,也是长痛不如短痛的选择。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意大利投降得早,盟军43年夏才彻底肃清北非得到战略空袭意大利的稳固基地,当年9月意大利就马上投降了。虽然德军仍占领意大利中北部负隅顽抗,但在法理上全意大利的合法***已经在及时反正后加入了盟军一方,故当然不能对盟军本方城市搞大规模面积轰炸了。就好比美国可以大规模空袭日本各大城市,但不会大规模空袭日占区的盟国城市比如上海北平天津香港一样。
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意大利距离英国本土太远了,而盟军的轰炸直到1944年才触及到德国的国境内,之前的轰炸主要集中在法国,所以盟军的战略轰炸根本无力触及到遥远的意大利。
除非盟军拥有足够靠近意大利的大型空军基地,否则对意大利的战略轰炸毫无可能。并且战略轰炸是一个长时间持续不断的作战行动,对物资消耗巨大,而维持这种大规模的轰炸机群的一切需要都要从遥远的英国本土或者美国本土运输。
盟军的战略轰炸真正产生巨大作用是在1944年,而此时意大利已经投降盟军,虽然***扶持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重建***,可是已经不具有军事价值了,只能是政治意义。在意大利抵抗盟军的地面进攻几乎全部是德军,而不是意大利军队。而这些德军的后勤补给和武器装备都是来自于德国本土的生产。所以此时的意大利已经毫无轰炸价值可言了,意大利的工厂和人民都已经不再为纳粹服务了。所以单纯的对意大利境内拥有良好防御工事的数十万德军野战部队的战略轰炸,效果甚微,不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意大利能免于轰炸完全是得益于其脆弱的抵抗力,在1943年即基本宣告战败,而盟军真正开始加强战略轰炸是在1944年。***使意大利能同德国那样一直坚持到国土被全面占领为止的话,那么盟军也必然会考虑在例如西里西亚岛等距离意大利较近的地方建立空军基地,对意大利展开大规模的战略轰炸,以摧毁其抵抗的能力和意志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风格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