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平坝特色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平坝特色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云南傣族竹楼是怎么的?
傣族竹楼是另一种干栏式住宅。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地区,这里的地形高差变化较大,北部为山地,东部为高原,西部却为平原。全区气候差别也大,山地海拔达1700米,属温带气候;平原海拔750-900米,属亚热带气候;有的河谷平原,海拔只有500米,已经属于热带气候了。傣族人民多居住在平坝地区,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达21℃,没有四季的区分。所以在这里,干栏式建筑是很合适的形式。由于该地区盛产竹材,所以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称为竹楼。
粗竹子做骨架,竹编篾子做墙体,楼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顶铺草。所以竹楼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而且迅速。竹楼的平面呈方形,底层架空多不用墙壁,供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楼上有堂屋和卧室,堂屋设火塘,是烧茶做饭和家人团聚的地方;外有开敞的前廊和晒台,前廊是白天主人工作、吃饭、休息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既明亮又通风;晒台是主人盥洗、晒衣、凉晒农作物和存放水罐的地方。这一廊一台是竹楼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样的竹楼一防潮湿,二散热通风,三可避虫兽侵袭,四可避洪水冲击。
因为这里每年雨量集中,常发洪水,楼下架空,墙又为多空隙的竹篾,所以很利于洪水的通过。 傣族多信佛教而且迷信禁忌也多,几乎村村都有佛寺。规定在佛寺的对面和侧向不许盖房子;民房的楼面高度不许超过佛寺中佛像坐台的台面。由于经济上的悬殊差别,村里百姓的住房本来在大小和质量上无法与 头人相比,但还在建房上作了许多规定,如劳动百姓的住房不能建瓦房,不准做雕刻装饰,廊子不许作三间,堂屋不能用六扇格子门,甚至楼梯也不许分作两段,楼上楼下的柱子不能用一根通长的木料,还不得用石头柱础等等。这种种限制的确也影响了民居建筑在技术上的发展,使大量民居不可能保持很长的寿命。
傣族楼房的特点?
是高大、雄伟、宽敞,多用木结构,屋顶呈抬角状,外墙则使用红色的土坯砖或石块。
傣族居住在云南、广西等地,常年雨水充足,因此他们的楼房设计考虑了防雨和排水的问题。
同时,傣族有较为发达的手工艺文化,他们又以木雕和建筑工艺技能著称,因此他们的房屋十分雄伟高大,建筑结构紧凑稳固。
傣族楼房的设计也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渐演变。
现在的傣族楼房不仅保持了传统建筑元素,还加入了一些现代的设计理念,如选用防火等环保材料,以适应现代人居住的需求。
傣族楼房的特点:
(1)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建于平坝近水之地;
(2)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木柱或竹柱支撑,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用茅草帘覆盖;
(3)悬空铺竹楼板,竹片围墙,既通风又透光。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圈养牲畜或堆放杂物;
(4)竹楼周围的宽阔庭院里都要种植瓜果林木或开挖小鱼塘,既可蔽阳遮阴,又是一道天然绿色“围墙”;
(5)德宏多数地区傣族人住平房,土墙茅顶,呈四合院形式。
高峰山万华禅寺开门了吗?
高峰山万华禅寺开门了开放了,时间8:00~16:00。
万华禅院位于贵州省平坝县境内的高峰山上。万华禅寺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是贵州佛教文化的发源地,民国时期西南佛学院曾设于此。禅寺坐落在大山环抱的一块坡地,建筑格局为寺门、牌坊大殿、二殿天井、大雄宝殿和后殿。大气而严谨,凌空而厚实,与弘福寺格局同出一辙。
高峰山作为佛教弘法道场,始于元末明初。据寺中碑石记载:高邮秀峰禅师,云游贵州,见此山毓秀钟灵,实为佛门宝地,遂驻锡于此。经多方募化,陆续建成一座五楹两厢的禅院。秀峰和尚请经传法,一时间信士云集,香火旺盛。永乐四年(1406年)秀峰之后,其大***本体接任住持,高立法幢,大开戒坛,盛况不亚于其师在世之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平坝特色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平坝特色建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