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满足建筑特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满足建筑特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满族建筑特色?
满族人的发祥地是东北。而东北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且时间也较长。在逐步有渔猎生活转化为农耕生活后,才有了定居,开始修建美观实用的住房了。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这句俗语形象、集中地反映了满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
沈阳故宫建筑特点简短描写?
沈阳故宫建造时间为1625年至1783年,由于其是间断修建而成,中间经历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和乾隆三代帝王,融合了满、汉、蒙、藏的艺术文化,在色彩上更加的缤纷多彩,热情奔放。
由上而下看——沈阳故宫的屋顶选用了***琉璃来彰显***的地位与威严,受山西***文化影响,沈阳故宫琉璃瓦还***用了黄琉璃绿剪边,这抹活力的绿也是其色彩特色之一;宫殿门窗、宫墙用红色,一是约定俗成,而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喜庆的颜色;故宫基座、栏杆上***用了白色,使整体的色彩更加的有秩序、有层次感。
由东往西看——1. 东路建筑是努尔哈赤的宫,是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及五行相克的原理来设置建筑的位置,十王亭所代表的颜色在八旗方位与五行的位置是一样 的。十王亭、銮驾库***用青砖青瓦,大政殿则以金红色为主调,颜色绚烂。用色 彩的强烈对比来突出群体中的主体建筑物, 使它的地位一见便知。这样色彩处理主要有两种原因 : 一是当时兴建沈阳故宫东路时国力建筑材料有限,只能降低建筑物的装饰等级 ; 二是为了凸显大政殿的地位和气势,十王亭的青色筒瓦屋面可以更好地烘托出大政殿的金碧辉煌。
2. 中路建筑是皇太极的宫,崇政殿是中路建筑典型代表,殿顶部主体***用黄琉璃,并配以绿色琉璃瓦镶边。殿室内的装 饰的色彩风格,更能显出清早期浓厚的满族风格特色,具有明显的民间美学意识,体现了清初的审美特征。
3. 西路建筑是乾隆的宫,文溯阁是西路建筑的主体,建筑以黑、绿两色为主要装饰色彩。建筑物的屋顶用黑色和绿色琉璃装饰而成。文溯阁在殿顶屋脊加以绿琉璃瓦边作为装饰。文溯阁的装饰画是苏式彩画,蓝色、 绿色和白色相间的冷色是主檐下梁等处的主色调,这与沈阳故宫其他宫殿以红金为主的色彩装饰有所差异。这种冷色为主的装饰,给人以古雅清新之感。因此,从色彩到内容都与藏书楼阁的性质一致。
满族有什么风俗?
满族的风俗习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民俗: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喜欢将食物做成圆形或方形,常见的满族饽饽、火锅、酸汤子等都是满族的特色食物。
2. 服饰民俗:满族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包括长袍、马褂、帽子和鞋子等。
3. 建筑民俗:满族的建筑风格独特,主要表现在住宅和寺庙等方面。
东北十大满族遗址?
一、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25年开始建造,是清朝的肇基之地,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
沈阳故宫占地面积仅为北京故宫的1/12,年龄比北京故宫小219岁,但建筑式样与北京故宫风格迥异,融合了汉满蒙回藏等多民族建筑精华,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具有浓郁的东北特色。
二、清昭陵
昭陵位于沈阳城北,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的陵寝,始建于1643年,1651年建成,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建筑最精美的一座,因位于沈城之北俗称北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满足建筑特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满足建筑特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