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结构隔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建筑结构隔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著名建筑保温隔热做法?
1、水隔热法
这种方法是现在比较受欢迎的一种隔热方法,屋顶通常是浅浅水洼,15cm左右深度,可以有效合理地降低室内温度,而且操作也比较简单,但对于屋顶质量要求较高。
2、屋顶隔热
可以在屋面上铺设10公分厚的珍珠沙保温层,然后再做一层水泥预制的隔热板。如果是钢筋混凝土现浇的屋面,在表面还可以铺一层20cm的土层,用于绿化或是栽种花草,这样既美化坏境,还有保温隔热的作用。
3、空气流通隔热法
提高普通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措施有哪些?
平面布置:
1、建筑尽量采用南北向;
3、***用遮阳构造墙体:1、增加墙体厚度;2、***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墙体材料,如多孔砖、加气砌块等;3、外墙***用保温材料;
4、墙体绿化地面、楼面、屋面:1、保温隔热材料;2、屋面架空隔热板;3、屋面***用反辐射材料或用太阳能热水器吸热门、窗户:1、***用节能型材狂料;2、适当***用双层玻璃、中空玻璃、Low-E玻璃
对建筑外墙的进行隔热处理,具体的构造措施有哪些?
(1)外墙外表面***用浅色饰面。 (2)增加墙体隔热性能 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加隔热层; ***用双排或三排孔混凝土或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 复合墙体内侧宜***用厚度为10cm的混凝土或砖等重质材料; 使用带铝箔的空气间层。使用单面铝箔空气间层时,铝箔应该设在高温一侧。 (3)墙体可做垂直绿化来遮挡阳光。特别是东、西外墙可***用花格构件或爬藤植物遮阳。 (4)通风墙与通风遮阳墙。
中国古建筑如何隔热?
比如,厚重的屋顶,有利于隔热。2006年,太和殿大修时,记者有幸登上殿顶。可以清楚地看到,琉璃瓦之下铺有一层厚厚的“泥”。专家当时解释说,这叫“灰背”,有好几层,每层分别由不同的材料按比例混合而成,总厚度约30厘米。厚厚的灰背层使得宫殿屋顶犹如覆盖了隔热层,在夏天不会因为阳光照射而变得炽热。
此外,建筑的抬梁式梁架空间也有利于建筑本身隔热。参观古代庙宇内部时,大家可能注意过,不少房顶上部空间是由多根长短不一的木梁柱错落搭建,直至房顶,形成一定的空间。紫禁城的殿宇也是如此。由下往上,空间一层比一层小,层层搭设,就像层层上抬一样,简单地说,这就是抬梁式梁架。这种架空的构造,使外部热量在向殿内传导时距离变长,室内温度变化放缓。
在立夏之后,内务府营造司还会在后宫的院落里搭设凉棚。凉棚覆盖整个院落,上开天窗、亮窗,既可遮挡阳光对院落的直晒,让室外处于阴凉中,又可以根据阳光的强弱随时调节光线。凉棚虽然是用杉蒿、苇席绑扎而成,但外观与所在院落的建筑形式大体相同,因而几乎没有违和感。这种凉棚,不仅可以遮阳防雨,而且空间非常开阔,通风散热极为方便,有利于帝王后妃在建筑外面避暑纳凉。
古人在建筑材料使用方面也是很讲究的,我们知道古建筑屋顶的木板基层上,通常会铺设一层30厘米厚的泥背。这些泥背主要由护板灰、青灰、麻刀泥等材料组成。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加之古建筑中的墙十分厚,可以吸收大量来自屋外的热量,避免过多热量直接传入室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结构隔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结构隔热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