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堂建筑风格,香火堂建筑风格特点

kodinid 4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香火建筑风格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香火堂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农村香火堂的尺寸高度?
  2. 结婚香火堂对联?
  3. 农村香火堂位置怎么摆,不同地方有哪些区别?

农村香火堂的尺寸高度

1.2米至1.6米为宜。

供俸祖先是中国人的传统风俗。它体现了人们对先祖的怀念、尊从、感恩。并希望祖先能够保佑家族兴望发达。

香火堂建筑风格,香火堂建筑风格特点-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于这样的目的,祖先牌位自然应该放在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依据中国人的身高,以及经常在牌位前敬香,上供的方便来讲,高度应当在两手抬起来水平以上的高度,这样的话,高度应在1.2米至1.6米之间。

结婚香火堂对联?

结婚香火堂,瑞马逢春迎佳人。

结婚香火堂,双喜临门更兴旺。 

香火堂建筑风格,香火堂建筑风格特点-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结婚香火堂,金炉不断千年火。

结婚香火堂,宝鼎呈祥香结彩。 

结婚香火堂,玉盏常明万载灯。

香火堂建筑风格,香火堂建筑风格特点-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农村香火堂位置怎么摆,不同地方有哪些区别?

农村房子是正南向的,东西三间式,即堂屋与东西两间室,富裕的可建东箱房,西面向,也堂屋,但南北两间室,也有正屋或南室或北室的。再富裕点的有西箱房及两室或一室的,一正房加两箱房的,就是四合院式了。

拜供神及祖,平时在正房东室安置于龛中,神龛匿于东南墙角椽处,祖龛置于东北墙角高处,此为紫气东南来,帝出于东北。

拜供时,正堂内北墙上贴挂彩幕与谱系及神祗灵符,条案移离原靠贴北墙处,腾出供桌位置,供桌桌面上置祖先牌位或神像,牌或像前摆常供皿器及果品,供桌前是条案,条案上为香炉居中,两边为供蜡烛,条案前为供祀桌,桌上供猪头鸡鱼三牲,为主供,各配供随自家最美口味菜品供上,讲究些的堂屋东西两壁装饰剪花带纸及鲜花柏松枝等。供祀桌前地上置跪拜垫以一主与多辅两边排的布置。

这就是香堂格局,虽规格大小多少不同,此式几乎全国统一,仅繁简程度不同而已。

最简的条案不动,仍帖靠北墙,上置一米碗用于插香即可,拜时跪地就成。甚至无案无桌者,垫砖头于前置米碗插香,甚至不用垫,直置米或面碗于当地上,燃香就可拜供了。只不过堂屋有堂火的地区,供以堂火为中心定位,自有一套摆法。此堂火有寓意:长明,祖火,家主,旺火等意义。

悟空问看后,新年好。

农村香火堂位置怎么摆,不同地方有哪些区别?

所谓香火堂,就是供奉祖宗香火的党屋。在胶东农村,香火堂多指各姓氏的祠堂,有时候也指每家每户供奉祖宗的堂屋。

旧时,在胶东农村,一般每个姓氏都会建立一个祠堂,有的姓氏人口太多,也会按照片分支建立几个祠堂。这些祠堂,属于家庭的共同财产,一般是集资建立,在村中显要位置,和普通的农家没有多少区别,坐北面南,不过一般没有厢房,只有正屋,也套有院墙,修有门楼,门楼个有扁牌,上书“祖豆千秋”或“某氏祠堂”。祠堂内,一般北墙上挂有巨型宗谱,各分支罗列清楚,有时候北墙上挂不开,也会向东西两墙展开。宗谱的前面,布置有条型供桌,上面摆放祭品。供桌前方,迎门处摆放下跪磕头用的蒲团。祭祖时一般有族长带领,男丁参与,在祠堂的院子里鸣鞭炮,烧香烧纸,一般的祠堂院子里都会摆放巨大的香炉和焚纸的泥盆。烧香烧纸鸣鞭炮后,所以男丁要一一跪到祖宗神位前磕头。在胶东农村,一般正月初一日都要到祠堂上香磕头。文化大革命时期,各村的祠堂基本拆毁,最近几年又逐步恢复。

每家每户的香火堂,一般是过年过节时摆放供品和祖宗牌位的地方。一般在正房的正间,又叫堂屋。胶东农村的正房,通常是四间,坐北朝南,有正门的那间,即为正间,我们方言叫进家,就是进出的房间,进门是东西锅灶,北面靠墙通常摆放一张条型桌子,也有的是条型的碗厨,我们称为北床或者北桌子,这个北床,平日里随便摆放东西,没有啥禁忌,但过年过节的时候,北床就是上供的地方。北床的上方,挂上本支的守谱,北床上摆放供品和香炉、蜡烛。所以,过年时遇有本支人拜年,进门先在北床前下跪磕头,再给主人拜年。在胶东农村,供祖宗的香火堂都是在正间靠近北墙处,没有其他的摆放方式。但供财神,会按照财神的方位,在其他房间摆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香火堂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香火堂建筑风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香火 祠堂 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