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秦的建筑风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西秦的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汕头汕尾滚地金龙的表演形式、艺术特点?
汕尾地区的民间文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汕尾渔歌、客家山歌广为传唱;杂技、皮影戏,历史悠久;当地侨民的印尼舞独具特色。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是全国的稀有剧种,更是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底蕴而饮誉海陆丰,堪称戏剧界的活化石。英歌舞、钱鼓舞、麒麟舞、龙舞、狮舞等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元山寺庙会、凤山妈祖庙会、赛龙舟、渔家娶亲等民俗活动体现了汕尾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和与众不同的特色,体现了汕尾人民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性格特征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英歌舞是一种广东汉族民间舞蹈,以广东省普宁大南山英歌、潮汕英歌和陆丰市的甲子英歌为代表。甲子英歌在英歌舞中具有明显的南派功表演特点,既强烈又气魄豪放,以107名演员构成舞蹈队列,根据梁山泊107名好汉为营救被朝廷军捕禁的卢俊义而化装打进大名府的故事而创作表演。
滚地龙是民间舞的一种表现形式,以陆丰大安滚地金龙为代表。表演时由二人钻进[龙被套],足心相向各自操作龙首和龙尾,滚翻在地上模仿龙的动态。
独角麒麟舞是一种海陆丰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其表演分三层次:一是由独角狮作巡礼参神等表演,附以大头和尚、柳翠娘、猴子作各种诙谐嬉戏的表演;二是由大头和尚、猴子作跳桌、穿火圈、穿力圈、高台手、翻落地等带杂技性的表演;三是由独角狮作收场还礼的表演。表演时有乐队吹乐伴奏。
钱鼓舞是广东省汉族民间舞蹈之一,海陆丰钱鼓舞的最大特点在于音歌舞结合,以舞蹈为主,伴唱和伴奏起烘托作用。
以石胎泥塑造像为主的石窟是?
是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又名麦积崖,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是中国四大名石窟之一,素有“东方雕塑馆”的美誉。196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因该山形似麦堆而得名。始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后又经历代开凿修建,共有洞窟194个。现存历代泥塑、石雕像7200余件,壁画1300余平方米。其中最有价值的洞窟有牛儿堂、万佛堂、天堂沿、123窟、84窟等。
中国佛教石窟大约如于公元三世纪,盛行于5~8世纪,16世纪以后开凿的数量就较少了。现在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古代的西域)、甘肃西部(古代河西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在南方也有一些零星分布。从规模或艺术成就而论,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堪称中国四大石窟。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泰(384~417年),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大武帝时期,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后又有所发展。
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死后,在这里开凿麦积崖为龛而埋葬。
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间(561~572年),泰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建造七佛阁,
隋文帝仁寿元年在麦积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后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开凿扩建,逐成为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
约在唐***二十二年(734年)的时候,因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麦积山石窟的崖面中部埸毁,窟群分为东、西崖两个部分。现在东崖保存有洞窟54个,西崖140个。
麦积山石窟的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秦的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秦的建筑风格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