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防震,建筑结构防震设计

kodinid 5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结构防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建筑结构防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框架结构的抗震级别是多少?
  2. 一般建筑材料抗几级地震?

框架结构的抗震级别是多少

框架结构的抗震级别:5.0-6.0级。

在国际上,地震震级***用里氏震级指标,分为1-8.9级,1-3级对建筑物无损坏,4级对建筑物有轻微破坏,5级以上就开始破坏建筑物。因此,5级以上的地震区在住宅设计时应考虑防震。

建筑结构防震,建筑结构防震设计-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砖混结构的优点是造价低,保温隔热性能好,便于施工。缺点是房屋开间、进深受限制,室内格局一般不能改变,墙体结构占据空间过多,整体性、耐久性较差。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

其抗震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建筑结构防震,建筑结构防震设计-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和房屋的高度***用不同的抗震级别。

2)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标准设防)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照抗震规范表6.1.2确定。

建筑结构防震,建筑结构防震设计-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大跨度框架是指跨度不小于18米的框架,建筑场地为Ⅰ类场地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表降低1度对应的抗震等级***取抗震措施,相应计算要求不降低。

一般建筑材料抗几级地震?

我国高层建筑的抗震级别如下:

砖混结构一般为5级,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框架结构一般为7级以上。

首先,这取决于结构。目前常见的住宅结构有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是抗震。国际上对地震震级***用里氏震级指数,震级分为1-8.9级、1-3级,对建筑物无损伤、4级轻微损伤、5级以上损伤。因此,在m≥5级地震区的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考虑抗震问题。

一般的建筑抗震等级根据结构的不同会有所差异,钢混结构的抗震等级通常是在5级,而钢混凝土以及钢架结构的抗震等级通常都在7级以上,不过一般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会在8度。

举个例子,如果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那么通常抗震等级分为1~4级,以此来表示4个等级,极其严重、严重、较严重以及一般,目前在国内的建筑领域中,已经严格的执行此标准。抗震烈度表示的是地震毁坏建筑物的程度,这是跟地震区域内的很多条件都有所关系,而判断抗震烈度的大小,主要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震动的情况以及建筑物破坏的程度,甚至是地面破坏的情况。而影响抗震烈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地震的等级、震中的距离以及建筑物的性能等多方面因素,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环境中,如果震级越高,那么烈度也相应会更大一些。

砖混结构一般是5级,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架结构一般都是7级以上。另外国家对于建筑抗震是以烈度来规定的,根据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类别及高度可分为甲、乙、丙三类建筑,大部分地区一般建筑抗震烈度为8度,甲乙类建筑的抗震烈度为6~8,丙类的抗压烈度要符合当地的要求。

  1.通常建筑抗震等级约为6至7级,若是砖混结构,为7级。若高端社区或是高层建筑为8级。

2、抗震等级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抗震等级一般分为一级至四级,分别是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

建筑工程的四类抗震设防

1.特殊设防类(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

2.重点设防类(乙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与生命有关的建筑物,以及地震中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的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

3.标准设防类(丙类):指大量的除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和适度设防类以外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

4.适度设防类(丁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结构防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结构防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抗震 设防 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