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风格碰撞融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建筑风格碰撞融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海建筑的风貌和特点?
1、古典建筑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西摩会堂,以通贯两层的一对爱奥尼式柱和一对方形壁柱形成门廊,穹形拱顶的会堂可容纳五六百人。记载着当年犹太人在上海留下的生活印记,于2002年入选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住宅,以北欧挪威住宅风格为主,同时结合欧亚多种建筑形式,以风格的奇特别致闻名,被誉为是一幢“多种艺术风格混合、结构奇特”的建筑,更蕴含了一个小女孩童话般的梦境。
2、海派里弄
从石库门里弄,到新式里弄,乃至花园里弄、公寓里弄,这些中西合璧、上海风情的里弄住宅,形成了上海近代特有的建筑文化和建筑风格。作为上海著名的大型新式里弄住宅群,“大胜胡同”有3层朝南向砖木结构房屋116幢,行列式排列,住宅外墙为拉毛饰面,窗口、檐口、墙隅等部位镶拼清水红砖边饰。作为新式石库门里弄的代表,震兴里为清水红砖墙面。荣康里是清水青砖墙面嵌红砖带式。德庆里水泥砂浆仿石砌墙面。特点为街面的牌楼与弄内的房屋连为一体,各弄首的牌楼上的雕石花纹各有不同。
3、老建筑新地标
位于陕西北路的荣氏老宅,立面具有法国古典主义风格,而平面布置、内外装修等方面则偏重中国传统风格。2017年,经过6年精心修缮,荣宅以崭新姿态重新亮相。人们可在此近距离感受时尚与历史的碰撞、东方传统与西方文化的交流。1885年“张园”开始对游人免费开放,成为当时上海最大也最有特色的开放式公共空间和***场所。国内的第一盏电灯、第一辆自行车、第一个室外照相馆均在此亮相。目前张园是上海现存最大,拥有中后期石库门种类最为齐全的建筑群。
简述中国近代建筑的四个发展阶段的情况?
中国近代建筑时间范围划定是从1840年***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大致可分四个发展阶段:
.(1)***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1840—1895)。这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阶段.主要有两方面建筑活动。一方面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借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是当时西方流行的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外观多呈欧洲古典式,也有一部分是券廊式;另一方面是洋务派和民族资本家为创办新型企业所营建的房屋,这些建筑多数仍是手工作坊那样的木构架结构,小部分引进了砖木混合结构。
(2)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1895—1919)。这是西式建筑影响扩大和新建筑体系初步形成阶段。
(3)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时期(1919—1937)。这是中国近代建筑事业繁荣发展的阶段,新建了一批近代化水平较高的高楼大厦.,结合中国实际创作出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近代建筑。
(4)抗日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1937—1949)。这是中国近代建筑的停滞时期。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建筑业处于萧条状态。中国近代建筑的风格面貌相当庞杂。
当古风融入现代建筑,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我认为古风的一些东西融入现代建筑的话,会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古代人们比较追求自然的一些风景,许多隐士都比较喜欢居住于山林之中,建筑风格简洁明了,总是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把这种生活态度下的建筑风格融入现代化的建筑风格之中,首先就是绿色生态与现代化的结合。
其次,一般我们认为最好看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不管是动物界中美丽的蝴蝶,还是生活中一些美丽的事物都是有对称轴的,而古代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对称的,比如隋唐时期的长安城以及北宋的汴京城都是有名的对称建筑,如果把对称性融入现代建筑,可能会使建筑更有魅力。
最后则是建筑内的摆放,在建筑内摆放的物品,如果能有一些古风的气息(如屏风等)也会让人感觉古朴典雅,焕然一新。
这些观点只是我的一些拙见,如果有不同的意见,欢迎与我交流,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风格碰撞融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风格碰撞融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