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青瓦建筑结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青瓦建筑结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建青瓦施工怎么进行?
1.在找坡、找平层施工之前,要将结构层、保温层上面的松散杂物要清扫干净,突出基层表面的硬块一定要剔平扫净。
2.平屋面的找平层间的找坡层,在最薄处30厚C15细石混凝土向排水口找2%坡;在坡屋面找平层为20厚1:3水泥砂浆;层间坡面装饰檐的找坡层为CL7.5陶粒混凝土;做找平层之前先要湿润并且刷素水泥浆一道(而坡屋面要求水泥胶浆拉毛)。
3.找坡层施工前,首先要在侧墙上弹出坡度线,并且按线打点冲筋。
4.找平层需要留设分格缝,宽度20mm;分格缝的位置应该留在板端,纵横缝的最大间距不能大于6m;分格缝内应该嵌填密封材料。
三坊七巷其中巷的介绍?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其中的巷道是其最具特色的部分。这些巷道狭窄、曲折、错落有致,形成了一个个独特的小街区。每个巷子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如中巷、潭柘寺巷、八一七巷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风格。
这些巷子中有古老的石板路、传统的建筑、小吃摊、旧货店等,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走在这些巷子里,仿佛穿越到了一个古老而又有生命力的福州。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 要算"三坊七巷"街区。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滕王阁的建筑形式?
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的滕王阁,雄踞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临江,瑰伟绝特,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 督时所创建。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明陈文烛《重修滕王阁 记》)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为滕王,故阁以“滕王”一名冠之。
今之的滕王阁乃仿宋建筑。唐宋一脉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宋代的楼阁建筑极窈窕多姿,建筑艺术造型达到极高成就。宋大观二年(1108年),滕王阁因年久失修而塌毁,侍郎范坦重建,比唐阁范围更为扩大,并在主阁的南北增建“压江”、“挹翠”二亭,逐渐形成以阁为主体的建筑群,华丽堂皇之形貌,宏伟壮观之气势被誉为“历代滕王阁之冠”。1942年,古建***梁思成先生偕同其***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画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草图》。在第29次重建之时,建筑师们以此作为依据,并参照宋代李明仲的《营造法式》(此书相当于现在的建筑规范),设计了这座仿宋式的雄伟楼阁。
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新阁的瓦件全部***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楼阁云影,倒映池中,盎然成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青瓦建筑结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青瓦建筑结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