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结构独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建筑结构独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建筑结构的水平承重结构部分主要由哪些结构构件组成?
首先建筑分很多种结构,最常见的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等,每种结构所组成的构件不同。基础有独立、筏板、箱型、条形基础等。 所以不知道你说的是哪种.剪力墙结构 竖向承重就是剪力墙、墙柱,水平就楼板、梁。框架结构 竖向框架柱、承重墙,水平就板和梁。
各类基础:桩、承台、基础梁、基础底板、等
建筑由基础、墙体、屋顶、楼地层、楼梯和门窗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基础:建筑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建筑的全部荷载,并下传给地基。
墙体和柱: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围护构件.在框架承重结构中,柱是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
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
建筑为什么分主体结构和二次结构?
看来楼主很懂建筑吧,就我认为而言,白话文总结主要是两个原因:1、为了验收;2、为了区别。
具体原因如下:
1、主体结构,主要指正负零以上至屋面的柱、梁、楼板、包括围护结构(填充墙)
等结构所形成的整体系统。不包括承台、地梁、独立基础等。但属于主体工程。那么什么事主体工程呢?指建筑的受力部分(即框架或框剪),不包括起空间分割的二次围护
结构。
2、二次结构,在验收规范上是这么定义的:在分隔墙砌筑阶段在砖墙内加浇的防水导墙、加强构造柱、防止砖墙裂缝的腰梁。这些构件不会对房屋的结构性安全产生任何影响,但是会对房屋的防水、砖墙加固,减少裂缝起作用。
区别了它们的定义和属性后,显然就是为了验收工程需要,另外在验收资料上也会区别分类。
不知道回答的满意不
↑点击“玉扳手”头像,包工头幸福家园!“要先关注哦,不然以后找不到”
主体结构指的是正负零以上至屋面的柱、梁、楼板,包括围护结构(填充墙)等结构所形成的整体系统。主体结构不包括承台、地梁、独立基础等。
二次结构指的就是在框架、剪力墙、框剪工程中的一些非承重的砌体,构造柱,过梁等一些在装饰前需要完成的部分,称为二次结构,而二次结构具体包括的话一般都是分为填充墙、圈梁、构造柱、散水、台阶等。
原因:1、从施工方面上的考虑。
2、主体结构就是承重结构,而二次结构是非承重结构!
“玉扳手”平台是一个建筑及其相关行业的***共享平台。招工、找工、机械租售、材料集***、建筑余废料买卖、项目融资尽在玉扳手平台。
查看全国施工队简历,公众号搜索关注:玉扳手
条形基础与方形基础应用在建筑上的区别?
当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荷载不太大的时候,可以***用柱下独立基础。独立基础比较适用于中心受压的受力状态。当柱根部有弯矩作用时,一般在设计中会有独立基础之间加设拉梁,依靠拉梁承担弯矩作用。
方形基础作用是把墙或柱的荷载侧向扩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对于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来说,其最关键的结构在于垫层部分,这是承载上部结构受力的主要构造。
条形基础和矩形基础区分方法:
1、矩形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用方形、圆柱形和多边形等形式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也称单独基础。是整个或局部结构物下的无筋或配筋基础,一般是指结构柱基,高烟囱,水塔基础等的形式。
2、条形基础是指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按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基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倍基础的宽度。 条形基础的特点是,布置在一条轴线上且与两条以上轴线相交,有时也和独立基础相连,但截面尺寸与配筋不尽相同。另外横向配筋为主要受力钢筋,纵向配筋为次要受力钢筋或者是分布钢筋,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下面。扩展资料:独立基础:建筑物上部结构***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用圆柱形和多边形等形式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也称单独基础。独立基础分三种:阶形基础、坡形基础、杯形基础。独立基础的特点:一般只坐落在一个十字轴线交点上,有时也跟其它条形基础相连,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尽相同。独立基础如果坐落在几个轴线交点上承载几个独立柱,叫做联合独立基础。
90年代老房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就拿我老家房子的结构来说吧,90年代的房子正是由木结构向砖木结构过渡的时段,大部分是砖木结构了。砖木结构是指主要承重构件用砖木做成,其中竖向承重构件的墙体、柱子***用砖砌,水平承重构件的楼板、屋架***用木材,一般适用于1-3层,这种结构建造简单,材料容易准备,费用较低。
九十年代的住宅,大多是砖混结构,砖墙承重体系,楼板一般是预制旦鼎测刮爻钙诧水超惊多孔板,预制板就搁在砖墙上,有些有圈梁、构造柱。
现在的[_a***_]住宅也大多也是砖混结构,还是砖墙承重体系,只是楼板用现浇板了,楼板与圈梁、构造柱整浇,结构整体性大大增强,抗震性能好得多
70、80年代以砖混结构为主!少量为框架结构!90年代以框架结构为主!少量高层为剪力墙结构为主!后期高层越来越多!各种结构形式的房子出来了!高层为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等等结构形式的房子!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你问得是90年代房屋的结构是什么样子,我是94年被任命为现场主管技术员,那时22岁,应该说我对这个问题还是知道一些的。
当时我国刚刚开始重视民用住宅的抗震问题,下发了抗震901图集,所以90年代的房子都是有抗震设防要求了。
以青岛地区为例:
一、 当时1-7层住宅都是砖混结构。1.基础:***用m5或者m7.5水泥砂浆砌筑毛石条形基础,后期毛石砌筑太费工,进度慢,很多基础改成了毛石砼条形基础。2.墙体:一般1.2层***用m10水泥混合砂浆砌筑mu10红砖,3.4层***用m7.5水泥混合砂浆砌筑mu7.5红砖,5层以上***用m5水泥混合砂浆砌筑m7.5红砖,顶上标号最低,当时有句玩笑话,(活到顶,糊弄景)。墙体在转角、端头处及墙体纵横墙交接处都加设砼构造柱。3.楼板:卧室、起居室***用砼预制预应力空心楼板,板厚12cm,板缝宽度4cm,加直径6的钢筋,***用细石砼灌缝养护28天。走廊***用砼预制板,板厚8—10cm,灌缝同上。在楼板底设置砼圈梁,每层设置,圈梁高度12cm。
二.高层住宅当时很少,主要是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一般***用独立柱基。墙体当时***用多孔砖或者空心砖墙体。
估计你问得是城市住宅, 农房和厂房的结构我就不说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结构独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结构独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