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结构包括建筑形制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建筑结构包括建筑形制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东西塔的结构名称?
东塔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十年才完工。
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 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稳固的基础,配置着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实塔心,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 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公元1604年的八级地震也无法动摇动它的根基。
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铎声叮咚,悦耳怡人。东塔已于 19***年人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西塔名仁寿塔。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 917年)王审知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此塔,初名“无量寿塔”。北来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奏请赐名“仁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1237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唯男性有须观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游客与学者的广泛兴趣。
泉州开元寺石塔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从石塔的建筑规模、形制和技艺等方面来看,都可以说得上精妙绝伦。它既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空前繁荣的象征,也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标志。现在,东西塔影雕作品已成为我市最高层领导人馈赠佳宾的珍贵礼品。
太和殿是什么结构形式?
是木结构,太和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太和殿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开间11间,均***用最高形制。
为何中国古代建筑大多是木制结构?
在这个问题背后,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问题,即: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以木制为主,西方古代建筑以石制为主。诚然,木材有其作为建筑材料独特的优点,比如其他回答中说到的取材方便易加工,建造速度快等。可难道西方就没有合适的木材,数千年的时间里就没有发现木质建筑的优势?这显然不是的,中国和西方古代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差距,绝不是仅仅是某一种材料本身的优劣,而是建筑背后的社会文化所决定的。
△黄鹤楼
石材是一种密度很高的建筑材料,具有使用寿命长,承压能力强的优点,利于建筑的长期保存和向高空发展,例如现存在欧洲古建,大多高大雄伟,且有着数百上千年的历史。但石材不利于搬运切割,建筑施工期的缺点也十分明显。
比较典型的西方建筑有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竣工于1345年,整个工期历时182年之久,但时至今日依然屹立在巴黎的塞纳河上,即便在今年不幸发生了火灾,其主体结构依然完好。
△法国巴黎圣母院
又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直到1880年才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而其高耸入云的双塔高大157.3米,而中国现存最高古建为定州***寺塔,***用砖木结构,高83.7米,仅有科隆大教堂的一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结构包括建筑形制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结构包括建筑形制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