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都建筑特色,金中都的特色

kodinid 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金中都建筑特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金中都建筑特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金建中都城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 北京建都纪念阙哪面镌刻有金宫殿遗址?

金建中都城历史意义是什么

第一,金中都城建 立是中华民族逐渐形成统一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华夏大地上 生活着的主要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农耕民族以汉族为主,游 牧民族则有契丹、女真、蒙古等族。 金以前的都城多建立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像洛阳西安南京杭州等,这些都是以汉族为主的地方,而北京则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 在这里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民族和睦相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 金将中都城建在北京,更促使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第二,金中都城的建立也意味着中国政治中心的北移,显示出了北京地位的重要性。自此之后的元之大都,明清之 北京,直到今天,850年来除短期有所间断外,北京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

金建中都城,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数千年以来,均是我国北方的重心。自西周分封燕、蓟,燕都是北京建城的开端,金都(称金中都)是北京建首都的肇始,北京建城已有3063年,建都已有865年。

金中都建筑特色,金中都的特色-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金朝(1115年-1234年)简称金,是指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古代王朝,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完颜旻),国号大金,建于1115年,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此后,金国逐渐强大,1125年灭辽朝。以后又继续南侵,1127年灭北宋,迁都中都,占领了华北地区,华中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南宋对峙达百余年之久。后受蒙古帝国所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1234年时灭于蒙古与南宋联合进攻,共经历10位帝王。

金朝的都城原先是在会宁府,1150年金朝内部发生了宫廷***,海陵王完颜亮将金熙宗杀死,自立为帝。为了缓和“继弟杀兄”、“以臣弑君”、“同室操戈”这个矛盾,害怕金熙宗派系的打击报复和其他派系的纷纷效仿,避免“萧墙之祸”,就以上京会宁府偏于东北一隅、物质运输与公文传递有违误等理由,将京都迁往燕京(今北京市),也就是金中都。

金中都的确立,在北京城的历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它占有特殊的地位,北京城是第一次作为首都,从此开始了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历史开端。

金中都建筑特色,金中都的特色-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金中都是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金中都将北宋汴京宫殿建筑的精华移植到北方,其皇宫建筑群“为古今冠”,优美非凡,它的建筑布局直接影响以后元、明、清三朝皇城的格局,它的建设实际上开辟了元大都和明清皇城建设的先河,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北京建都纪念阙哪面镌刻有金宫殿遗址

从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丁燕京(今北京),完成燕京城的扩建,定名“中都”。到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完颜珣离开中都南迁到汴京(今开封),中都作为金代都城共61年。

金中都建筑特色,金中都的特色-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03年9月20日,为纪念北京建都850周年,宣武区***建立了“北京建都纪念阙”。北京建都纪念阙位于滨河公园内、金中都大安殿遗址之上,与2003年1月建成的蓟城纪念柱遥相辉映。阙是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专用建筑物,具有装饰和象征的作用。

北京建都纪念阙由中央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中心设计,整体造型由一个斗拱和四条分别朝向东南西北方向的青铜座龙构成。

阙身高12米,地面***用花岗岩石材铺装,占地约760平方米。阙身南北两面刻有“金宫殿故址”;西面是《北京建都纪念阙记》;东面是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撰写的《北京建都记》。花岗岩基础之上为四根高850厘米青铜柱,寓意建都850周年。

在阙身的东南西北四方各有一条青铜坐龙,神态威武庄严,形式怪异。纪念阙顶部为青铜斗拱造型,象征金中都宫殿。纪念阙南北方向的花岗岩地面上,分别嵌有青铜制的“大定、贞祐年间金中都平面图”和“金中都城与明清北京城位置对照图”。地面四角有根据史料记载,以铜材仿制的4根金宫殿柱础,与纪念阙顶部斗拱相互应和,象征着金中都宫城规模的浩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金中都建筑特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金中都建筑特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金中都 北京 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