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建筑风格,清东陵建筑风格特点

kodinid 29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东陵建筑风格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清东陵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清东陵为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呀,理由是什么呀?
  2. 清东陵和清西陵?

清东陵为什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呀,理由是什么呀?

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说清东陵是“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以她无可辩驳的魅力,以她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于2000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清东陵是中国封建皇陵的集大成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综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建筑学、美学、哲学、景观学、丧葬祭祀文化、宗教、民俗文化等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清东陵建筑风格,清东陵建筑风格特点-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东陵具有较悠久的历史  

清东陵自1661年开始营建,历时247年才告结束。最早的建筑物距今已近400年,最晚的建筑物距今也近百年,不仅反映了从清初到清末陵寝规制演变的全部过程,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清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 清东陵是中国历代***陵园中最具特色的例证之一 清东陵是中国陵墓营建活动高峰期的代表作。在环境质量、山川形势、陵寝建筑以及陵寝建筑的配置与山川形势的结合上都达到了最为完美的地步,成为中国历代***陵园中最富特色的例证之一。

清东陵的环境及建筑具有相对的脆弱性。 随着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各类建筑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及电力和通信设施等将会大量增加,很容易对陵寝环境造成破坏。 清东陵大部分建筑物为砖木结构,具有易糟朽、易燃烧特点。一些砖石结构的建筑、设施和艺术品长期处在野外,遭受风剥雨蚀,极易风化,因此具有相对的脆弱性。 清东陵葬有不少对清代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在清东陵下葬人物中,不乏对清代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如:辅佐世祖、圣祖的清初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开创“康乾盛世”的圣祖康熙大帝和高宗乾隆皇帝;清末两次垂帘听政,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的慈禧皇太后等。这些人物在清代历史舞台上都扮演过重要角色,主宰国家命运,叱咤风云,在国内外有极高的知名度。他们的陵寝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清东陵建筑风格,清东陵建筑风格特点-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东陵和清西陵

都是古代***陵园。

地理位置不同: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境内,清西陵位于河北保定市易县。

修建时间不同:顺治帝驾崩后,清东陵开始建设。清西陵在雍正八年开始建设。

清东陵建筑风格,清东陵建筑风格特点-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安葬的清朝皇帝不同: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葬于清东陵。雍正、嘉庆、道光、光绪葬于清西陵。

清西陵的面积大。清东陵占地80平方公里,清西陵站占地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所以是清西陵大。

清东陵

清东陵是清朝三大***陵园中规模最大、葬人最多、最具特色的一座。东陵位于遵化市西北昌瑞山南麓,从公元1661年(清顺治18年)始建孝陵,到1908年菩陀峪建东陵(慈禧陵)全工告竣。历时近两个半世纪,在这期间,先后建起了皇帝陵5座,皇后陵4座,妃园寝5座,公主园寝1座。在这15座陵寝中埋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5位皇帝;孝庄文皇后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等皇后以及136位妃嫔,3位皇子,2位公主,共161人。有单体建筑580座,神道总长14500米,陵园面积为78平方公里。

东陵从整体上看,以入关后第一帝顺治的孝陵为中心,其陵位于昌瑞山主峰南麓,处于至尊之位,其他陵寝则各依山势在孝陵东西两侧略呈扇形排列开来。孝陵之左为康熙帝的景陵,次左为同治帝的惠陵;孝陵之右为乾隆帝的裕陵,次右为咸丰帝的定陵,左右对称形成子孙陪护之势。清东陵的15座陵寝,除昭西陵、公主园寝单成体系外,均建在昌瑞山南麓,孝陵左、右两边恰好各为6座,孝陵居中。同时这些陵寝都按辈分排列,辈较高的距孝陵近、辈较低的距孝陵较远,皇后陵和妃园寝又都以本朝皇帝陵为中心,建在左右两边,表明了他们之间的主从、隶属关系,另成一个小体系,皇后陵的神道与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神道又分别都与孝陵神道相接,在数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枝状神道网络,其统续传承关系十分明显。

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是清朝皇室陵墓之一,它背倚永宁山,西傍紫荆关,东濒战国燕下都遗址,南临易水。西陵陵区范围100余平方公里,内围墙长达21公里,有帝陵4座: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后陵3座: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妃园寝3座,王公、公主园寝4座,共14座,葬76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东陵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东陵建筑风格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清东陵 西陵 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