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县衙建筑风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县衙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朝地方官职设置?
1、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前的官职,之后不设)。
2、从一品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3、正二品
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4、从二品
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5、正三品
古代现存最完好的四大衙门?
1、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2、保定的直隶总督府,又称直隶总督部院,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华路,是中国保存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级衙署。原建筑始建于元,明初为保定府衙,明永乐年间改做大宁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参将署。1730年(清雍正八年)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后正式建立总督署。直隶总督因直隶省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名列全国八督之首。
3、总督署大堂,五开间,长22米,进深10米,高9米,是总督署的主体建筑。堂前有抱厦三间,堂外有砖砌的13米见方的露台。以黑色油饰为基调的大堂布置的森严肃穆。大堂正中有屏风一座,屏风中间绘有丹顶鹤、海潮和初升的太阳,象征一品文职大员。屏风上悬挂的“烙恭首牧”匾,为雍正皇帝的亲笔御书,室内陈列的公案桌、浩封架、职衔牌、万民伞和车轿等物品,是总督的办公用品和出巡仪仗。该堂是举行重大庆典
4、霍州署位于山西霍州市东大街北侧,霍州州署相传为唐尉迟恭的帅府行辕,原占地面积38500平方米。由南而北分中、东、西三轴线而展现三个建筑群。岁月沧桑,天灾战祸,州署现存面积为18700平方米。无论其位置选择、建筑规模,还是整体布局、形制设计,均为全国现存同类衙署之冠,是中国已知唯一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州级署衙。
霍州署亲民堂,就是大堂。大堂始建于唐代,现存大堂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
大堂面阔、进深各五间,六椽减柱造,大额梁,内外均四椽柱。前接卷棚三间悬山顶四椽亭。大额明间跨度极长,大堂结构布局严谨,雄伟壮观,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木构件保存之完整的典型代表。
广济是谁?
“广济”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县的名字。
广济县,现湖北省武穴市。1987年10月23日,撤销广济县,设立县级武穴市。
广济县因广济河得名;同样佛教在这里盛行,又叫广济佛国。广济河又叫五丈河,水面宽约五丈。五丈河是当年漕运的大通道,当时起名为漕河。唐朝的蕲春县衙是设在现在江边的蕲州。唐朝的漕河是广济县、蕲春县的界河。
属广济县所辖,唐朝诗人李白诗歌中所描述的“直挂云帆济沧海”就是描写广济县的。广济沧浪书院也因沧浪之水而得名。
古代的一个县有多少官员?如何管理全县几十万百姓?
古代县***的官员,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少的可怜,连县长算在内,也就是三、五个,可以管理全县几十万人民。
一、主官一个,县令,或称县长、知县,为一县最高军政长官,“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工农商学兵,东西南北中,唯此唯大!古代,县为国家最低一级行政区划,县衙为最低一级***,县令代表国家直接与民众接触交往,故俗称县令为“父母官”。乡镇以下不设***,乡镇委托乡绅耆老管理,村长、保正,甲长、里正、亭长等,一律由民间人士担任,如晁天王晁盖保正,汉高祖皇帝刘邦亭长,都是木有工资,木有皇粮吃的哟!
二、附官,三、五个。
县丞,相当于副县长;
主薄,相当于秘书长;
县尉,相当于武装部长兼公安局长;
教谕,相当于教育局长。上列主官、附官都是吃皇粮、有编制,有官阶品级的官员。
三、县衙门其他工作人员,有吏员,不是官员啦,无官阶品级,俗称“未入流”,如宋江押司;缉盗捕匪的公安局刑警队长武松都头;监察刑狱的典史等。
以及站堂跟班的李千、宋万衙役,地方土兵,仵作法医,侦缉队员,骄夫、门房、厨娘、丫鬟一应服务人员等。上列县***工作人员,有不少都是县长自掏腰包的雇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县衙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县衙建筑风格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