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建筑风格阙,西汉的建筑风格

kodinid 6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汉建筑风格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西汉建筑风格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汉阙是汉代的一种什么姓建筑?
  2. 古建筑中的"阙"指的是什么?
  3. 古建筑中什么叫“阕”?
  4. 故宫午门的建筑特点?

汉阙是汉代的一种什么姓建筑?

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汉阙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汉代成对地建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因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故称阙(古代“阙”、“缺”通用)。

西汉建筑风格阙,西汉的建筑风格-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建筑中的"阙"指的是什么?

阙在中国古建筑中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它的发展变化很大。现存的地面古建筑中,要以阙为最早,汉代的地面古建筑除一两处石祠而外,就是阙了。阙一般有台基、阙身、屋顶三部分。

阙,又称作两观、象魏,实际上就是外大门的一种形式,与牌楼牌坊的起源可能有相同之处,但后来的发展则分道扬镳,各尽其能了。根据《说文解字系传》的解释,阙这种建筑物是古代帝王在宫廷大门之外建两个对称的台子,在台子上建楼观,上圆下方,因其两台子之间阙然为道,所以称为阙。因为在阙楼上可以观望,所以又称之为观。又因在阙上悬挂法典,所以称之为象魏,《周礼·天官·太宰》上就有“乃悬治象之法于象魏”的记载。因此,古时候经常把阙作为帝王宫廷的代表。如《汉书·朱买臣传》上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的记载。岳飞《满江红》词里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指的也是帝王的宫殿秦始皇阿房宫气势更为雄伟。“表南山之巅以为阙”,把高山引来作为他宫殿的外大门了。还有直接把两山对峙之处称之为阙的。

古建筑中什么叫“阕”?

阙有多种含义。

西汉建筑风格阙,西汉的建筑风格-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读què时是姓氏,不做姓氏时,代表宫阙,城阙的意思。 阙,在中国古建筑中也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它的发展变化很大。现存的地面古建筑中,要以阙为最早,汉代的地面古建筑除一两处石祠而外,就是阙了。阙一般有台基、阙身、屋顶三部分。 阙的种类按它所在的位置分大约有:宫阙、坛庙阙、墓祠阙、城阙、国门阙等等。

2、读jué时有去除,挖掘,毁伤的意思。

3、读quē时意思是缺点,错误。如:阙败(因失误而把事情搞糟);阙政(有毛病的政治措施);阙失(失误;错误)。 豁口,空缺。如:阙陷(凹陷)。也指职位或官位的空缺。即缺额。如:阙车(古代兵车的一种。);阙簿(缺额登记册)。

西汉建筑风格阙,西汉的建筑风格-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故宫午门的建筑特点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大清门(明代称大明门),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午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嘉庆六年(1801年)又修。

  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唐朝大明宫含元殿以及宋朝宫殿丹凤门的形制,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午门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墩台,高12.00m,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墩台两侧设上下城台的马道。五个门洞各有用途:中门为皇帝专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又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两掖门只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开启。墩台上正中门楼一座,面阔9间,60.05m,进深5间,25.00m,重檐庑殿顶。墩台两翼各有廊庑13间,俗称“雁翅楼”。廊庑两端建有重檐攒尖顶的方亭。正楼两侧有钟鼓亭各三间,每遇皇帝亲临天坛、地坛祭祀则钟鼓齐鸣,到太庙祭祀则击鼓,每遇大型活动则钟鼓齐鸣。午门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

  每年腊月初一,要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时,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门举行。民间传说中所谓“推出午门斩首”亦指此地,但把如此重要的地方作为***刑场是不可能的,此说显然不合史实。

  每逢重大典礼及重要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体现皇帝威严的仪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汉建筑风格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汉建筑风格阙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午门 古建筑 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