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福建建特色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福建建特色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福建省十大名塔?
1.罗星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港罗星山顶,这是一座七层八角石塔,高约30余米,是闽江门户的标志建筑。
2.崇妙保圣坚牢塔,俗称乌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乌石山东麓。塔系石构楼阁式,八角七层,高约35米,第四、五、七层塔壁分别嵌有塔名、建塔塔记和祈福题名碑。
3.白塔,简称定光塔,原名报恩定光多宝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于山西麓,是闽王王审知为报答其父母及兄弟养育恩情而建。
4.三峰寺塔,原名圣寿宝塔,位于福建省福州***乐区吴航镇南山。
5.瑞云塔,位于福建省福清市龙江北岸,该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竣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
6.报恩寺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东岩山报恩寺内,建于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于明代时期局部重修,现坐落于报恩寺大雄宝殿后的中轴线上。
7.释迦文佛塔,俗称广化寺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山广化寺东侧,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以前。
8.天中万寿塔,俗称塔斗塔、青螺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塔斗山上,建于宋代,塔为石构实心,方形五层,以山作基,砌石而起,直插云霄。
9.龙华双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龙华镇灯塔村龙华寺前东西两侧,于北宋大观、政和年间(1107-1118年)先后建造东塔和西塔,两塔均为楼阁式仿木石构,五层八角,各层塔檐均置金刚罗汉镇守。
10.无尘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九座山太平院西侧,于唐咸通六年(865年)由正觉禅师创建。
福建什么建筑出名?
福建省有很多著名的建筑,以下是其中一些:
1.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建筑,是一种独特的土木结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东南土楼建筑博物馆”。
2. 泉州开元寺塔:泉州***寺塔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寺内,是中国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塔,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之一。
3. 南靖土楼群:南靖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境内,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山楼群的核心部分,由数十座形态各异的土楼组成,是闽南地区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4. 福州三坊七巷:福州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中心,是一条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老街区,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
具有民俗服饰特色的建筑?
1.福建土楼
主要分布于福建漳州南靖、华安及龙岩永定,客家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东方古城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以分布广、保存完好著称。
广东开平市,世界文化遗产,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中西合璧的民居,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
福建客家土楼建造特点及原因?
1、建造特 点: 客家土楼客家土楼是以土作墙 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zhi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客家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在我们参观的土楼中最普通的圆楼,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从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风乎无秘密可言。
2、原因: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至南宋时历近千年,辗转万里,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在他们被迫离乡背井,流离他乡的过程中,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都有深切的体会,不论是长途跋涉的流离失所,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许多困难都得依靠自己人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去解决,共度难关。因此,他们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 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福建建特色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福建建特色建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