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寿堂建筑结构,乐寿堂建筑结构分析

kodinid 2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乐寿堂建筑结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乐寿堂建筑结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舒华意思?
  2. 颐和园里有什么?

舒华意思?

舒华是开花的意思。

“舒华布实”意为开花结果。语出《文心雕龙》的《镕裁》篇:“然后舒华布实,献替节文”本意是比喻写作文章的结构次序。用在这里却点出了乐寿堂庭院的花木扶疏典雅有序的氛围。颐和园内不少匾额的词句均出自《文心雕龙》这部1500年前的文学批评名著。

乐寿堂建筑结构,乐寿堂建筑结构分析-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颐和园里有什么

北京颐和园景点有:宜芸馆、文昌阁、昆明湖、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写秋轩、景福阁、宝云阁、苏州街等。

宜芸馆:宜芸馆始建于乾隆年间,1860年被烧毁,光绪年间重建。《续博物志》:“芸香辟纸鱼蠹,故藏书台称芸台。”芸是一种香草,可以防书中蛀虫,宜芸馆原是藏书之处,所以有这名称。

文昌阁:文昌阁是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文昌帝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

乐寿堂建筑结构,乐寿堂建筑结构分析-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昆明湖:昆明湖,历史上有过多种称谓。有“七里泺”、“瓮山泊”、“大泊湖”、“西湖”、“西海”、“金海”等。“瓮山泊”的名字由来于昆明湖位于瓮山(即万寿山)脚下。

排云殿:排云殿、佛香阁建筑群始于昆明湖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智慧海,南北贯穿于一条中轴线,层层上升,气势宏伟。现为颐和园***宫廷历史原状陈列区。

佛香阁:登上佛香阁时,周围数十里的景色都可尽收眼底。佛香阁建于万寿山前山的巨大石造台基上,这座台基,包山而筑。把佛香阁高高托举出山脊之上。仰视有高出云表之概 。

乐寿堂建筑结构,乐寿堂建筑结构分析-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智慧海: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写秋轩:写秋轩位于海淀区颐和园万寿山东侧半坡上。正殿3楹,建于高台,两侧以爬山廊连接两配亭,东亭名观生意,西亭名绿畦,皆四角重檐攒尖顶,殿前有古松两株,色若滴翠,形奢华盖,轩隐于山间,幽雅清静,游人罕至。

景福阁:景福阁延续了景福宫的文化内涵,继承了景福宫前厅后殿的空间格局和三卷歇山的屋顶形象 ,只是在平面形式上略作变化,其将前后两卷由面阔五间周围廊压缩为面阔三间周围廊,使方形平面变成“十”字形,这一改使得景福阁的造型较景福宫更为活泼,更适合颐和园的园林氛围。

宝云阁:在这稀世铜阁的内壁上,镌刻着督造官员以及制作工匠的名字(40名)等文字,详见宝云阁内部文字。这个铜阁是***用失蜡法熔模铸造的。这种铸造法是我国古代三大铸造技术之一。

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为代表性建筑。古树名木1600余株。

颐和园的八大景点有:东宫门区、乐寿堂、排云殿、昆明湖、铜牛和十七孔桥、苏州街、后山后湖景区、谐趣园。

颐和园,中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乐寿堂建筑结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乐寿堂建筑结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昆明湖 佛香阁 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