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湖建筑特色,翠湖建筑特色介绍

kodinid 22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翠湖建筑特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翠湖建筑特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翠湖四期和五期哪个好?
  2. 昆明翠湖公园中各庭院名称?
  3. 昆明观鱼楼的历史?

翠湖四期和五期哪个好?

翠湖四期和五期各有不同特点和优势。翠湖四期位于岳麓山脚下,周边环境非常清幽,空气新鲜,配套设施完善。而翠湖五期则更加现代化,与时俱进,建筑设计更具创意户型更为人性化。此外,翠湖五期拥有多个花园景观,让人们在繁忙的城市中能够享受自然的美妙。总的来说,选择哪个期次还要根据自身需求和喜好来决定,无论选择哪个,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是湖南省内比较不错的房产项目

昆明翠湖公园中各庭院名称?

翠湖公园内纵贯南北的是阮堤,是1834年云贵总督阮元拨款所筑。直通东西的是唐堤,1919年由时任孙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国联军总司令的唐继尧拨款所筑。两道长堤,分湖为四。堤畔植柳,湖内种荷,荷柳相映,清翠秀丽。两道长堤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东南面是水月轩和金鱼岛;东北面是竹林岛和九龙池;南边是葫芦岛和九曲桥;西边是海心亭。

翠湖建筑特色,翠湖建筑特色介绍-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昆明观鱼楼的历史

  昆明观鱼楼位于翠湖公园内。  翠湖位于昆明市五华山西麓,占地面积352亩。湖东北有“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又名“九龙池”。翠湖,原称“菜海于”,清初藩王吴三桂“填菜海子之半,作新府”,改名“洪化府”,后又改称“承华浦”。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巡抚王继文于湖中建碧漪亭(俗称海心亭),水光潋滟,绿树成荫。唐继尧时在湖中筑有东西堤和南北堤,把湖一分为四,湖中有海心亭,西侧有观鱼堂,东南有水月轩。堤畔遍植垂柳,柳枝拂面,湖内多种荷花,藕花飘香,旧有“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之联,被誉为“城中碧玉”。2012年增置亭、台、回廊、曲桥等建筑,其建筑精致玲珑,亭阁均有匾对,歌咏园中的景观。观鱼楼前有黄奎光书题联云: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云贵总督阮元倡捐筑堤,在放生池畔重建观鱼楼,称"碧漪亭",又称"濠上观鱼"。阮元在莲华禅院山门外南堤的基础上,贯通翠湖南北长堤,称"阮堤"。阮堤贯穿湖心岛,堤北架"听莺桥",堤南架"燕子桥",中间架"***莲桥"。  观鱼楼建筑群,也称"莲华禅院"、"湖心亭"。原为龙云所建两座三层八角琉璃亭雄踞湖心亭建筑群南北角,宽阔的院宇,保留了大戏台的原格局,四周是琉璃在屋面,油漆彩画的建筑,是举办画展、灯展、书画展的场所。  1980年,大修观鱼楼建筑群,将其木结构两层建筑改建为砖混结构,两边厢房由二层改为一层,其它格局照原样重建。形成廊、榭、亭、曲桥组合的古典园林建筑群,耗资60万元,1981年5月1日建成开放。  观鱼楼建筑群,多次进行油漆彩画。园内种草坪,常年种植应时鲜花。鱼池内新装彩灯喷泉一组,池中放养观赏红鱼、锦鲤,重现昔日"濠上观鱼"历史景观。  清同治六年(1867年)同治帝赐莲华禅院"妙涌莲现"匾。  清光绪十年(1884年),云贵总督岑毓英重修莲华禅院,凌士逸撰对联:"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佛楼台"。  清光绪十年(1884年),翠湖北岸建"经正书院",系云南最高学府。民国年间改为图书馆及博物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翠湖建筑特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翠湖建筑特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翠湖建筑特色,翠湖建筑特色介绍-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翠湖 莲华 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