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古建筑风格,偏关古建筑风格特点

kodinid 1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偏关古建筑风格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偏关古建筑风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偏关古城介绍?
  2. 太原到偏关沿途景点?

偏关古城介绍?

  偏关是万里长城第一县。从长度说:全境现有长城500公里,占山西全***(2500公里)的1/5,居全***县之首;从年代说:偏关长城纵跨赵、秦、北魏、明四个朝代;从密度说:偏关长城包括大边、二边、三边、四边、内边、黄河边六道长城,一边二边连三边,处处设关,步步设防,长城沿线三里一墩、五里一台、二十里一堡,墩台多达千余座,城堡多达49座,城堡相望,营寨相接,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遗迹密度居全国各县之最;从类型说:偏关长城包括石砌长城、砖包长城、土夯长城、崖壁长城四种基本类型,涵盖了关、隘、营、寨、城、堡等形式,类型之多。偏关县境内的长城墙高七米左右,宽为六米。偏关关城占据有利的防守位置,偏关城在整个过程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

  偏关古堡有:战国和隋唐的吴王城,西汉的九龙山古城,五代北汉的偏头寨,明代古堡更是遍布全境。从1429年太原镇总兵移驻偏关城后,再次开始大修城堡。从当年开始兴建桦林堡到1637年修建五眼井堡结束。二百余年间,明朝历代总兵、兵备先后尤在偏关(今县境内)修建有关城、长城戍堡、中心应援接应的堡城等22处。其中关城包括偏关营、老营、水泉营。偏关营为指挥中心。长城戍堡包括桦林堡、老牛湾堡、、五眼井堡、柏杨岭堡、老营堡、滑石堡、草垛山堡、水泉营堡;中心应援接应的堡城包括马站堡。以上城堡除罗汉坪堡于正德十一年(1516年)与三边、四边同毁外,其它境内城堡均有遗存。当时,太原镇总兵在军事防区内共辖营堡有四十九个,俗话有“一关四十九堡”之说。

偏关古建筑风格,偏关古建筑风格特点-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头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头关的赞誉。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战场。“赵武灵王略中山破林胡,取其地置儋林郡”。偏关秦汉属雁门,隋属马邑,唐置唐隆镇,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偏头关城形状不规则,东西长1100米。东、西、南三道城门均建有瓮城。城高10米处砌砖石,南门至西门一带,砖石大部犹存。西墙、北墙多为夯土墙,东部城墙已毁。明代除设置“偏头关”外,在重山峻岭的长城沿线及重要通道上建起了城22座,有桦林堡、老牛湾堡、草垛山堡、老营堡等。这些堡城的边墙现多仅存夯土,唯地处黄河岸边的桦林堡地段,约30公里边墙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于河岸,甚为壮观。

偏关古城是明代的九边重镇之一,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中华三关,是内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

偏关古建筑风格,偏关古建筑风格特点-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偏关位于山西偏关县,是山西忻州市下辖的一个县,原本是一个村寨,后因战略地位显著而改名为偏头关。偏关县的古建筑大多都是近年复建重修的,只有古城南门楼是遗留至今的古建筑,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太原到偏关沿途景点

太原到偏关沿途的景点有很多,包括皇城相国山、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壶口瀑布等。

皇城相国山风景秀丽,山顶建有大型石窟寺庙和众多古迹,是著名的风景名胜。

偏关古建筑风格,偏关古建筑风格特点-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城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古城”,拥有众多的古建筑和文化遗产。

乔家大院则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封建家庭大院,也是许多电影和电视剧的取景地。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壶口峡谷,因其雄伟壮观的气势被誉为“中国最美的瀑布”。这些景点都值得一游,让你体验到山水之美和历史文化的魅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偏关古建筑风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偏关古建筑风格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偏关 长城 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