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京地坛特色建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北京地坛特色建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天坛的建筑成就是什么?
天坛广阔的坛域内,除了古老的祭祀建筑外,最令人心旷神怡的就是那些历经沧桑依旧生机勃勃、茂密葱郁的古柏林了。中国自古就在坛庙四周植松柏,以示尊崇。天坛古柏是明清时期随着天坛的初建、扩建而栽植的,也有少数为元代所植,至今已有数百年的树龄,现颇具规模,坛内古柏达3500余株,集中分布在中轴线祭祀建筑的周围,为祭坛增添了无限的庄重和肃穆,营造出一片清幽静谧的园林景观。
坛庙建筑亦可称为“礼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社会除以“礼”来制约各种建筑的形制以外,同时还有一系列由“礼”的要求而产生的建筑,帝王,官吏和民间祭祀天地、日月、名人、祖先的庙、坛、祠均属于这类礼制建筑。由于祭祀活动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坛庙建筑亦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的高度成就。
天坛是明、清皇帝祭天、祈丰收的地方,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古谷之处。原是明、清王朝帝王祭天祈祷的坛庙,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祭祀性建筑群。全坛占地广达270万平方米。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位于崇文区正阳门外,永定门大街路东。明永乐十八年创建,名天地坛,嘉庆十三年改名天坛,清乾隆、光绪时都曾重修改建。有垣墙两重,形成天圆地方。天坛是圜丘、祈谷的总称。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祈谷坛在北,祈谷。中间有墙相隔,两坛之间有桥相连。天坛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有些建筑还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声学、几何学原理,因此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祈年殿是高达38米的三重檐圆形大殿,内中外三层殿柱分别代表四季和12个月、12个时辰。殿院前神道南端的园丘坛为当年帝王祭天处,这里的丘穹宇回音壁更为祭坛增添皇天对话的神秘气氛。解放后进行多次修缮和大面积绿化,使之更加壮丽。现天坛公园占地200公顷,是北京一处即古老又年轻的旅游景点。天坛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坛***园林介绍?
天坛位于北京天安门的东南。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原名“天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坛,此处就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并改名为“天坛”。
天坛的建筑设计十分考究,“圜丘”、“祈谷”两坛同建在一个园子内。圜丘坛在南部,是天神的地方。祈谷坛在北部,是祈求丰收的地方。依照古人的思想观念,认为天地的结构是“天圆地方”,因此天坛围墙平面南部为方形,象征地象,北部为圆形,象征天象,此墙俗称天地墙。天坛的主体建筑均集中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圜丘”、“祈谷”两坛也在这条中轴线上,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用墙相隔,并由一座长360米,宽30米的石桥相连。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高38米,是三重檐亭式圆殿,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殿内九龙藻井极其精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大殿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桷承重,中央的四根立柱高19.2米,代表一年中的四季,***两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别代表十二月和十二时辰。大殿建于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石台上,使大殿产生出高耸云端的巍峨气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地坛特色建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京地坛特色建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