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建筑风格歇山顶,古建筑歇山顶

kodinid 2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清建筑风格歇山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明清建筑风格歇山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南场寺是什么时候的建筑?
  2. 儒家文化下中国传统建筑有哪些特征?

南场寺是什么时候的建筑?

1. 南场寺是明代时期的建筑。
2. 这是因为南场寺建于明代,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从1368年至1644年,建筑风格和特点与其他时期有所不同
3. 建筑的时代背景和风格是研究南场寺的重要内容可以进一步了解明代建筑的发展和特点,以及南场寺在当时的历史和文化地位。

号称“天下法源”的南台寺相传为南朝梁天监年间创建,原是海印和尚修行的处所。在寺院后左边的南山岩壁上,有一如台的大石。据说当年海印和尚常在这块石上坐禅念经,所以寺名才定为南台。

明清建筑风格歇山顶,古建筑歇山顶-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代

现存最早的大件木结构古建筑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李家庄西侧。南禅寺坐北朝南,大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殿内有高0.7米的佛坛。坛上有唐代彩塑17尊,神态自然,衣纹流畅,为唐塑珍品。大殿两侧有明清时建的菩萨殿、龙王殿和山门。

儒家文化下中国传统建筑有哪些特征?

首先从中国传统建筑根源的角度讲,道家的思想对其影响要早于儒家,并且道家的思想是贯穿始终的。天地阴阳的风水理论是指导中国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已经有了“建筑的本质是空间”的论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一句,有和无,利和用。这句话在被彭一刚院士设计天津大学建筑系馆上,提醒建筑学子关于建筑的初衷。

明清建筑风格歇山顶,古建筑歇山顶-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儒家思想最大的贡献就是规范了礼制,将天地人伦思想进行了统一,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中国社会基础“三观”。当然包括了人的活动场所,建筑。要说中国传统建筑和日本传统建筑在形制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对称和不对称了。中国古建筑无论是单体形制还是群组规划,都遵照基本的对称,而在明清***宫殿中,“左祖右社,前朝后市”这个在《周礼·考工记》中就已经存在的建城的思想,依然在沿用。日本的古建筑越靠近现代,其不对称性和活泼性就越强。

儒家的尊卑思想,一样体现在建筑上,最明显的就是建筑等级愈加森严。而森严的结果就是有序。在辽代和唐代的建筑上,其体量和规模之大让人仰止,往往用巨大的建筑构建创造大尺度的空间。但在宋朝以后,《营造法式》规范了建筑的标准,也更加明确了建筑等级,开间、斗拱、彩画等均有详细的等级限定,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尺度和等级的关系,甚至屋顶的形制也是,歇山顶和庑殿顶直接表明了建筑的等级。同时限定了不同位置居所的等级,四合院中的东西厢房是等级有别的。另外大型木料不足也是一个限制因素,大柱***用小料拼合后铁箍已是基本做法了。

要说儒家最直接的对自身建筑的影响,应该是各地均有文庙了吧。

明清建筑风格歇山顶,古建筑歇山顶-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建筑在明清时的形制在某些人看来是僵硬死板的,实际上是规范的做法成熟的体现,各个形制和部件都已经有完善的等级制度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超大尺度或者不合规矩的做法,只可能在小范围内改良。各种场所也都有其专属的等级划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清建筑风格歇山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清建筑风格歇山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建筑 儒家 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