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延安建筑风貌特色浅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延安建筑风貌特色浅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海区域性建筑特征?
上海是中国的一个大城市,其建筑风格和区域性特征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上海区域性建筑的典型特征:
1. 外滩建筑群: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区域,这里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黄浦区外滩17号的外滩银行大楼、黄浦区外滩23号的上海总会大楼、黄浦区外滩19号的汇丰银行大楼等。这些建筑多为仿哥特式、仿罗马式、仿文艺复兴式等西方建筑风格。
2. 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的淮海中路南侧,东临黄浦江西侧,是一个集餐饮、购物、***和住宅于一体的大型商业区。新天地的建筑多为石库门建筑,具有典型的上海近代建筑风格。
3. 豫园: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的豫园路168号,是上海著名的古典园林,建于明代。豫园的建筑多为江南传统园林建筑风格,如:***山、水池、桥梁、亭台楼阁等。
4. 南京路步行街: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是中国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也是上海的标志性区域之一。南京路步行街的建筑多为现代高层建筑,如:上海商城、中信泰富广场、恒隆广场等。
5. 东方明珠塔: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东方明珠塔高468米,由11个大小不一的球体组成,具有现代高层建筑的风格。
以上仅是上海区域性建筑的几个典型代表,上海的建筑风格和区域性特征非常丰富多样,不同区域的建筑风格也有所不同。
南自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畔,约1500多米长的外滩建筑群荟萃着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多种建筑样式,有新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风格、近现代派等等。同时它又有很大的兼容性,多数建筑为折衷主义风格。折衷主义是在一座建筑中,把历史上各时期的建筑词汇并列在一起。这一风格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西方。外滩建筑群大多定型于本世纪初,受到该风格的强烈影响,所以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在浦西形成了一条气势非凡的天际线。因此,***院于1966年11月20日将整个外滩建筑群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特色建筑群保存至今的共有23幢房屋。从上海开埠到形成今日的格局,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建筑变迁。
19世纪中下叶(1843~1895年)为第一阶段。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商怡和洋行率先在外滩北京路口租地,越二年建居住和办公合一的2层楼建筑。到道光二十九年从洋泾浜到北京路,外滩已有11家洋行建了类似的建筑,这些砖木结构楼房多为英国乡村建筑样式,或者是带有宽大内长廊式阳台的东印度式建筑(券廊式)。在19世纪60~80年代陆续翻建,出现一批仿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到19世纪末,外滩的建筑已鳞次栉比。这一时期建筑,尚存的只有33号原英国领事馆。
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1919年)为第二阶段。随着地价上涨,水泥等新材料的引入,外滩建筑约有近半进行重建,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次在三四层至六七层。建筑风格上出现了向近代建筑形式过渡的折衷式。内外装修讲究、设施增多,汇中饭店安装了上海最早的电梯。这一阶段建筑保存至今的有10幢。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1920~1937年)为第三阶段。恰和、汇丰、江海关、沙逊等11幢建筑又翻建成高楼大厦。新建筑特点是体量大,8层以上高层几占一半。建筑形式出现了立面简洁的早期现代派、许多建筑气派豪华,装饰富丽堂皇,设施更趋完善,出现了上海最早使用冷暖气设备的建筑(汇丰银行)。这一阶段,除建于民国37年(1948年)的交通银行大楼外,已基本形成今日的外滩建筑群格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延安建筑风貌特色浅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延安建筑风貌特色浅析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