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特色地标建筑体量,滨湖特色地标建筑体量多大

kodinid 61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滨湖特色地标建筑体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滨湖特色地标建筑体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2021年六月合肥新盘开盘情况?
  2. 合肥成为超大型城市需要哪些条件和机遇?

2021年六月合肥新盘开盘情况?

经历了6.3合肥首次集中土拍,12块含居住用地的入市给楼市带来了一批新鲜的血液,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1年6月7日,合肥楼市有44个新盘待入市(包括地块项目)。经历了6.3合肥首次集中土拍,12块含居住用地的入市给楼市带来了一批新鲜的血液,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1年6月7日,合肥楼市有44个新盘待入市(包括地块项目)。

相比5月份,这次情况又有了一点变化,主要有:

滨湖特色地标建筑体量,滨湖特色地标建筑体量多大-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高新区彻底陷入房荒,目前暂无新盘待入市,唯一有较大体量的就是龙湖光年项目,虽然2021年高新区有3块住宅用地待拍卖,但是考虑到入市时间可能要到2022年了,对于今年于事无补;

2、滨湖新区再次迎来3块新鲜的土地入市,对于购房者来说是个好消息,火热的滨湖楼市又被填了一把火,不过考虑到供地要求,最早也要等到今年年底才能入市了,有想法的购房者不妨拭目以待;

3、瑶海和肥东作为常年的供地大户,现如今待入市新盘数量可能是近3年的低谷了,瑶海区只有3个待入市项目,肥东更夸张,只有2个。不过在本月的18号,肥东将会有4块土地上市,对应刚需购房来说是个好消息。

滨湖特色地标建筑体量,滨湖特色地标建筑体量多大-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合肥成为超大型城市需要哪些条件和机遇?

合肥已经在迈向特大型城市的路上了。那么,合肥最近几年做了什么可以看出来,首先,是进行城市基础设施改造,这一点,孙金龙主政时期的大拆违功不可没。城市建设上去了,有助于招商引资,吸引人口流入。

其次,配套建设要跟上。配套有些也是基础建设,比如地铁,高架桥,外环疏通等,有些是公共服务,比如教育,医疗,文化设施等。合肥建设了滨湖新区,如果不搬过去那么多中小学,根本聚集不了人气。当然下一步滨湖新区是要申报国家级新区的,会引进一系列服务性产业集群,这样才有发展后劲,才有产业支撑。

第三,合肥还有一个成为大城市的杀手锏那就是国家级科学中心,围绕着这个,可以积聚一大批优秀海内外人才,形成一大批高科技产业。当然这个一定少不了国家个省委省***的支持,比如科大在合肥就拿了很多地来搞建设,现在省立医院也划给科大,成了科大附属医院,其实不是简单的划过去那么简单,科大也在布局医疗研究和医疗产业。

滨湖特色地标建筑体量,滨湖特色地标建筑体量多大-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的说来这一切都与国家战略布局有关,国家给合肥的定位是发展成为比肩南京杭州苏州,人口超千万的长三角特大城市,围绕这个思路,合肥未来肯定是要先谋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建设,然后吸引人才落户,达到人口流入的目的,个人感觉再过5年左右,合肥人口差不多要达千万了。GDP再能超过万亿大关,就差不多是特大城市了。当然,真要成为一个有品位有影响力的城市,合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合肥我早就说过,要准备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以淮南,六安,桐城,芜湖,定远五城市为界谋发展!以合肥为中心,向周边各省省会辐射,修好直通高速路。另安徽东西向的路太少。省际断头路太多。不利于交通,或交通不快。

合肥堪称中国城市发展的奇迹,从一个***丝发展到现在的三大科学中心,可谓是逆袭的典范。目前合肥的全国的城市等级上是二线,如果要继续发展,成为一线大城市,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还是需要把自己定位的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路径继续走下去,依托中科大,中科院的研究,大力引进优秀的人才,海外人才,提高整体素质,在国家科学中心的政策下,走科技发展道路,不要走其他城市盲目摊大饼,只求规模,不求质量的发展模式,立足于科技,打造科技之都,创新之都,把更多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链,提高城市的品味和地位。

其次要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能力,目前合肥基本形成米字型的高铁布局,呈放射状,建好的有合福,合武,合蚌,合宁高铁,待建的包括合安九高铁,沿江高铁,京九高铁,从以前一个连普铁中心都算不上的城市一越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未来很大可能取代华东地区南京高铁枢纽的作用。除了外部交通,合肥的地铁也在加紧建设,目前只开通2条线路,在建的包括3,4,5号线路,7,8都在规划中,建设速度还是有点慢了,有点跟不上城市的节奏,每天高峰期的拥堵大大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应加快地铁的建设,完善交通状况,改善城市的面貌。

最后应该是更多的承包国内甚至国际的各类赛事,提高城市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我们看现在的4超个一线城市,北京举办过90亚运会,08奥运会,即将举办22冬奥会,上海举办过10世博会,广州举办过10亚运会,深圳举办过11大运会,都有过举办国内甚至国际赛事的成就。其他一线城市南京举办过14青奥会,十届全运会,杭州也即将举办20亚运会,西安也获得下届全运会的资格。而合肥在这方面明显不足,需要一个成功的赛事,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合肥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一个人口5万的小县城发展成为800万人口的大城市,从2005年gdp的845亿发展到2017年的7213亿,用了12年,相比而下,深圳从1995年的850亿发展到2007年的8000多亿,也用了12年,如今的合肥速度堪比当年的深圳速度,做好以上几点,未来合肥跻身一线大城市不会还是有很大希望,也不会太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滨湖特色地标建筑体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滨湖特色地标建筑体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合肥 高铁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