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内避雷,建筑结构内避雷措施

kodinid 1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筑结构避雷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建筑结构内避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钢结构独立基础避雷的正确做法?
  2. 刚结构要防雷验收吗?
  3. 钢构厂房避雷的正确做法?
  4. 什么情况下屋顶不需要避雷?

钢结构独立基础避雷的正确做法?

1.

如有桩基础,则可每根引下线利用不少于两根桩身钢筋作为接地极。同时利用地梁上部两根钢筋焊接连通,并与所接引下线焊接连通,引下线间地梁均作连通,组成网格状接地体。 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工业厂房一般柱跨为6m,引下线间距可定为24m,另转角出钢柱一般应作为引下线。天面板大于0.5mm可直接作为接闪器,不需另加避雷针带;如小于0.5mm则需加装避雷针带,避雷带应沿天面板***敷设,并在天面板组成不大于20×20m或16×24m网格状避雷带。阳角位处加装避雷短针。

建筑结构内避雷,建筑结构内避雷措施-第1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如无桩基础,土壤电阻率为较高地区,则需在引下线在加设人工接地网,具体做法可参照施工图集。其他防雷设施同上。

刚结构要防雷验收吗?

普通厂房可以不单独做,但安全等级高的必须做钢结构防雷检查一般是检查链接处的焊接情况以及回路联通情况和测量接地电阻。

建筑结构内避雷,建筑结构内避雷措施-第2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钢结构防雷接地设计

根据现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规范的规定,防雷和接地的处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接闪器位于主体建筑物的最顶部,即:整体建筑标高最高处。如果钢架、次结构围护系统施工的过程中已经做了比较可靠的连接,形成持久的电气回路,就可以将钢柱按跨度作为下引线。接地装置在现行设计中,一般将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用40 mm×4 mm的镀锌扁钢将其连通,并施行总等电位联结

钢构厂房避雷的正确做法?

正确做法是在钢构厂房的屋顶和檐口上设置合理的避雷装置。
因为钢构厂房的材质为导电材料,遭受雷击的概率较高,如不安装避雷装置,容易导致雷击事故
因此,设置合理的避雷装置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雷击的危害,保障人员设备的安全。
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引下线、接地装置等,需要按照设计规范和国家标准进行设置。
此外,在安装避雷装置时还需注意避免与其他设施的干扰,如水管、电缆等。
总之,合理设置避雷装置是保障钢构厂房安全的重要措施,需要高度重视。

建筑结构内避雷,建筑结构内避雷措施-第3张图片-筑巢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什么情况下屋顶不需要避雷?

在下述情况下,建筑屋顶不需要安装避雷带:

1、建筑附近有高楼,而高楼上的防雷设施的保护区域覆盖了该建筑。

2、建筑为金属屋面,可以直接作为防雷接闪器,不需要再安装避雷带。金属屋面的板材厚度不小于0.5mm。若建筑金属屋面下有易燃物品时,金属板厚度要大幅增加。

3、当女儿墙以内的屋顶钢筋网以上防水混凝土层允许不保护时,可以利用屋顶钢筋网作为接闪器,就不用再安装避雷带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结构内避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筑结构内避雷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避雷 钢构 下线